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从“离气无理”的观点出发,他认为“离器而道不可见,故道器可以上下言,不可以先后言。有物先天地,异端千差万错从此句来”。他明确地认识到,作为具体事物的“器”是一般原理“道”的根本,与程朱理学“道本器末”“理在事先”的观点截然相反。
“慎独”与“敬诚”
“慎独”一词原出于《中庸》,历来被儒家作为内心省察的道德修养而尊奉。刘宗周认为,“君子之学,慎独而已矣”,“学问吃紧工夫,全在慎独。人能慎独,便为天地间完人”。在他看来,“独”是人的主观意识的“心”,“慎独”能使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中和”的境界,是实践“中庸之道”的必要途径。“慎独”包括了上至对宇宙本体的认识,下至个人的道德修养等一切重要学问和做人的道理。这样,“慎独”就变成了融合一切的理学思想。
刘宗周认为“慎独”要与“敬诚”联结,故又提倡“敬诚”之说。他认为,子思所说的主观精神“诚”,不但体现天道,而且与“独”一样,具有宇宙万物本体的作用,是人们道德认识的基础。
黄宗羲(0),明末清初史学家思想家。字太冲,号南雷,学者尊为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
黄宗羲一生坎坷,父亲黄尊素是“东林”名士,被宦官魏忠贤陷害致死。崇祯帝即位,阉党失势,岁的黄宗羲入京为父诉冤,并在公堂之上锥杀阉党许显纯,因此声名大振。
黄尊素被逮,路过山阴,名儒刘宗周为他饯行,黄尊素就命黄宗羲拜入刘氏门下。崇祯二年,黄宗羲遵从父亲遗命,从学于刘氏。刘宗周是晚明“王学”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为纠正“王学”末流“狂禅”习气,提出慎独之说。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黄宗羲在家乡组织“世忠营”抗清,十余年间,备尝艰辛,内外交困,“濒于十死”。直到眼看复明之势无望之后,他才于顺治十八年回到故乡居住,从此开始了晚年的著述和讲学生涯。
黄宗羲对天文算学地理等均有研究,尤长于史学,创浙东史学派,开清代史学研究新风。他身历明清更迭之际,认为“国可灭,史不可灭”。他论史注重史法,强调真实可信。所著《明儒学案》,搜罗极广,用力极勤,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学术思想史专著。
理气心性统一论
黄宗羲多次论述理气心性之间的复杂关系,建立了理气心性统一论。他认为,“天地之间只有一气充周,生人生物。人禀是气以生,心即气之灵处……心体流行,其流行而有条理者即性也……流行而不失其序,是即理也。理不可见,见之于气;性不可见,见之于心,心即气也”。所谓“气”,是客观物质之气,即自然界之气;所谓“理”,即物质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理与气是“一物而两名,非两物而一体”;“在天为气者在人为心,在天为理者在人为性,理气如是,则心性亦如是,决无异也”,理气心性是统一的。所以,不能“离气以求心性”,也不能心外求性。
民本思想
黄宗羲和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是明代中国民本与民主思想萌芽的代表人物,《明夷待访录》是这方面的重要著作。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官员应当“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等观点。有学者认为黄宗羲的思想仍属治权在君,并没有到达近代民主思想的标准,也有学者认为黄宗羲的思想是近代民主思想,在民权理论上还超越了欧洲的卢梭。
民主思想在经济上的表现
黄宗羲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他说:“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反映了市民阶层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为使农民获得一定的土地以发展小农经济,他主张平均授田。
方以智(7),明末清初思想家政治家。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龙眠愚者泽园主人浮山愚者宓山子鹿起山人。桐城(在今安徽)人。
方以智年轻时跟随在四川嘉州(今乐山)湖北等地做官的父亲船载书籍游学,并与陈贞慧冒辟疆等结成复社,时称“明末四公子”。方以智十分重视学习西学,他与明末传教士利玛窦南怀仁等都有着深厚交往,并著有一部《物理小识》,被现代史学界称为最早系统掌握和学习过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的人。
方以智在科学研究方面,是中国第一个用独特的科学哲学观和方法论,廓清了中西文化冲突中许多纠缠不清的问题。他的《物理小识》成书时间,和伽利略的科学巨著出版时间差不多同时;他的光学实验比牛顿的分光实验要早0余年;他的《文章薪火》为后来桐城文派理论奠定了基石;他早于鲁迅等人00多年提出过一个汉语拉丁化(拼音化)的主张。在哲学研究方面,方以智的思想呈现一种多层次开放性哲学体系。他著述甚丰,主要有《东西均》《博依集》《浮山文集》《通雅》《四韵定本》《物理小识》《方子流寓草》等。
方以智哲学的基本思想
在自然观上,方以智主张“盈天地间皆物也”,“一切物皆气所为也”,认为气是有形物体的本原;指出“凡运动皆火之为也”,认为火是一切运动的根源。他又在《物理小识》中提出“天恒动,人生恒互动,皆火之为也”,表明其宇宙观的基本观点是火的一元论。
在认识论上,他主张“学天地”“辨物则”“即物求理”的唯物主义反映论,提出“以实事征实理”“古今以智相积”和“考古所以决今,然不可泥古”的方法论。
他还用“一而二,二而一”的命题概括事物的矛盾和矛盾运动,既指出“尽天地古今皆二”“相因者皆极相反”,又强调“两间无不交,则无不二而一”,认为事物都是“相掾相胜而相成”,体现出了一些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二而而二,分合合分,可交可轮
这是方以智在《东西均张弛》中提出的有关事物对立统一的思想。方以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矛盾,如阴阳动静善恶等。这就是所谓的“一而二”。同时,矛盾的两端又是统一的,也就是说,矛盾双方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这就是所谓的“二而一”,方以智认为这种对立统一是“天地之间的至理”。所谓“分合”,就是指对立双方合成统一体,所谓“合分”,就是指统一体包含对立双方。方以智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交”“轮”“几”三个范畴。“交”即对立两方而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轮”即对立两方面的相互转化相互推移,“几”则是事物运动交化的内在源泉。方以智认为“凡有动静往来,无不交轮,则真常贯合,于几可征矣”,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的一般内容。方以智的矛盾转化说具有比较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推动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发展。
熊伯龙(7),清初哲学家。字次侯,号塞斋。晚年取号“钟陵”,以示对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即钟陵)祖籍的眷念。汉阳人。
熊伯龙的父亲熊鸣盛,是明熹宗天启元年(年)举人,但他的个性似乎很强,不大适应京城官场的应酬,因与人政见不合,遂返回汉阳。
青年时代的熊伯龙生活坎坷,家中频遭变故。岁时父亲去世,岁时祖父去世。家中生活拮据,由母亲任氏艰难支撑。7岁时,正值张献忠起义军攻陷武昌,任氏在小女儿家避难,一日兵至,母女二人同死于乱军之中。尽管如此,熊伯龙也没有荒废学业。作为官宦世家子弟,他深知读书进仕的重要意义。
据说少年时的熊伯龙刻苦攻读,常至鸡鸣。他的母亲心疼儿子,一天晚上给他送去一盘包子,一碟糖,并嘱咐他趁热吃下,说完就走出书房。过了一会母亲又走进书房,一看包子吃完了,糖却仍放在书桌上,而儿子满嘴黑糊糊的,不禁哑然失笑。原来熊伯龙只顾看书,在吃包子的时候,不知不觉竟把砚池里的墨汁当作糖蘸着吃了。
青年时期,熊伯龙游学江汉,结集江汉地区诗文爱好者人,组织“寻社”,朝夕磨砺,讲求经世致用之学,一时名噪江汉。顺治六年(年),他以《廷试策》一文中进士榜眼。这除了他自身能力超群之外,还于社会背景家庭背景相关。他参加的是清朝统一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当时民族矛盾还很尖锐,一批有气节的汉族知识分子隐遁起来,这就减少了竞争的压力。熊伯龙没有“隐遁”,可能是因为他生逢明末乱世,父亲也是明朝“弃人”,对故明并无多少感情;母亲死于“义军”之手,他对“义军”也没好感。
熊伯龙的仕途基本是一帆风顺的。他历授国史院编修国子监祭酒侍读学士,最后于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任上去世。他还是康熙的老师,对康熙的成长,对康熙盛世之治都有一定影响。
熊伯龙的代表作为《无何集》。《无何集》,原名《论衡精选》。“无何”语出《荀子天论》:“云而雨,何也?无何也,犹不云而雨也。”《无何集》一书初步写成于顺治十七年初夏(0年)。这部书在熊伯龙生前一直没有刊行,只有朋友何省斋刘子壮等人读过手抄本。熊伯龙编著《无何集》的宗旨在于劝世人不要受惑于神怪祸福。《无何集》可谓是自《论衡》后,中国古代无神论思想集大成之作。
宇宙是物质的,鬼神是不存在的
熊伯龙继承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充的元气自然论唯物主义形神论以及批判神学迷信的观点,认为人和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之间互相产生及互相克制的关系,是其自然属性。否定鬼神的存在,指出:“精神升天,犹火随风而散;骸骨归土,犹薪火之灰在地”,“人生天地间,如电光石火,随生随灭,灭后毫无知觉。”他还否认佛教的轮回说。
揭示鬼神观念的来源
熊伯龙揭示了有神论的认识根源,指出鬼神观念是“思念存想所致”或“疑心所生”。他依据天神天帝的图像状如古代帝王的事实,说明人们根据自己的形像塑造鬼神。他还概括了一条与有神论斗争的经验:“凡言神言鬼,姑勿辨其妄;就其说而诘之,其理必穷。”同时,他还努力从神学产生的根源上揭露神学,说:“凡托鬼神敛民钱者,皆奸人射利也。”
顾炎武(8),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江苏昆山人。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尊称为亭林先生。著有《顾亭林诗文集》,以及《日知录》《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等三大奇书,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清初三大儒”。
顾炎武出身于江东望族,明朝末年家道中落。他岁取得诸生资格后,便与挚友归庄一起加入复社。明亡后,与归庄等人一起为匡复明朝奔忙,他们在南明政权下两次参加武装抗清斗争。
后见复明大势已去,才决心“笃志经史”,把自己的后半生贡献给学术事业。
当顾炎武以精湛的学术造诣名著朝野后,清政府屡次征聘,他都坚决拒绝。78年,清廷特开博学鸿词科,征举海内鸿儒,许多江南名士都屈膝应征,顾炎武也被同乡叶方霭等人联合举荐,但他严辞拒绝。第二年叶方霭又以《明史》馆总裁的身份向他发出修书聘请,他誓死不从,并在回信中郑重声明:“七十老翁何所求?正欠一死!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
柯南之我是真酒 团宠妹妹又轰动全世界了 夭寿!霸总他从书中来 永夜妖王 暖婚100天阮诗诗喻以默 开局获得系统和尘歌壶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我的数码黑王后 星际反派大佬娘亲养崽日常 这个掌门太靠谱 论法的精神 无限可能:我的灵根能进化 星路与你 清光 仙气凌人 从那兔开始,震惊世界! 大蜀捉妖人 镇世战神 重生女配很妖娆 吞噬大荒:开局妖孽体质
洛洛性命难保被送往异世,没有想到她竟然悲催的被抬往秦王府冲喜。据说秦王身中剧毒,命不久矣。为了保命,她竭尽全力帮秦王解毒,谁知这一发不可收拾了。王爷,您这是作甚?本王余毒未清!某王爷说着解开了她的衣服,开始嗯!解毒!次日,某女为了躲避夜夜要解毒的某王,爬到树上睡觉,谁知夜半醒来身边竟然又是某王。王爷,您这又是作甚?本王夜半毒发,需要解毒!泥煤的,这厮日日解毒,夜夜解毒...
她,元雨,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一脚摔下山底,落到蛮荒时代。他,戎烛,被灭了族的少主,要救回被俘的兄弟,重建部落。过着颠沛流离生活的元雨,吃着刚种出来的瓜蔬,感慨的说,我还是喜欢城市!化身妻奴的戎烛斩钉截铁的说,好,都听你的,那就建城可是,城是什么?城就是其他部族攻不破的堡垒。他们的家。...
神之为神,不是因为他可以长生不老,也不是因为他可以玩弄一些神迹。神之为神,那是因为他始终知道他是谁,他始终成为他所是。待他明白这些时,才算真正成了一位神。从此,他不被世人的舆论所左右,他也不会再掉入世人的种种闹剧当中本站为书迷更新主神在校园最新章节,查看双喜牌老烟所撰科幻小说主神在校园的最新章节免费在线阅读。...
七年的痴心,换来的不过是一场无情的大火!七年后他再次见她,已是另一番景象。见他来了,她呵呵一笑,夜总,你瞧瞧,人家要把我塑造成一个恶毒女人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