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章魏晋隋唐玄学佛学(第6页)

范缜不慌不忙地说:“这没有什么奇怪。打个比方,人生好比树上的花瓣。花经风一吹,花瓣随风飘落。有的掠过窗帘,落在座席上面;有的吹到篱笆外,落在茅坑里。”

萧子良瞪着眼睛,一时还没明白。范缜接着说:“落在座席上就像您;落在茅坑里的,就像我。富贵贫贱,就是这么一回事,哪里有什么因果报应呢?”

范缜从萧子良那里回来,觉得虽然驳斥了萧子良,但是还没把他反对佛教迷信的道理说透彻,就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是《神灭论》。《神灭论》的思想主要包含以下两点:

形神相即

范缜在《神灭论》一开始就提出了“形神相即”的观点。他说:“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即”有“不离”与“不异”双重意义。范缜认为,精神与形体不可分离,形体存在,精神才存在;形体衰亡,精神也就归于消灭。这就是说,形神“名殊而体一”,二者即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范缜称此为“形神不二”或“不得相异”。这种形神一元论是直接针对当时一些佛教徒论证“神不灭”的形神二元论的。

形质神用

范缜在“形神相即”“不得相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形质神用”的著名论点。他说:“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也。”即认为形体是精神的质体,精神是形体的作用,两者不能分离。他用了一个恰如其分的比喻说:“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这就是说,精神与肉体之间的关系,就好像刀刃与刀刃的锋利之间的关系,锋利指的不是刀刃,刀刃指的也不是锋利。然而,离开刀刃也就无所谓锋利,离开了锋利也就无所谓刀刃。既然从未听说过刀刃没有了而锋利还存在的,怎么能说肉体死亡后而精神还能存在呢?这就有力地证明了精神对形体的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

孔颖达(78),唐代著名的经学家。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

孔颖达是孔子第三十三代孙。隋文帝开皇元年,8岁的孔颖达开始就学。他聪明过人,每天能背诵经书一千多字。数年以后,已经通晓《春秋左氏传》《郑氏尚书》《王氏易》《毛诗》《礼记》等儒家经典。又精通算术历法,擅长写文章。

岁那年,孔颖达外出遍访名师。同郡有老儒刘焯,名重天下,孔颖达遂到其门下受业。由于刘焯是当时的名家通儒,门人弟子众多,对年轻的孔颖达并不看重。一天,孔颖达“请质疑滞,多出其意表”,刘焯才“改容敬之”。孔颖达在名师门下兢兢事学,虚心求教,饱学之后,要求辞归,刘焯苦苦挽留,不成。孔颖达回家后,以教授为业。

隋朝大业初年,孔颖达“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隋炀帝征集诸郡儒官集于东都洛阳,令国子秘书学士与之论难。孔颖达在辩论中十分突出,年少气盛,完全压倒了当时的许多先辈宿儒。这些人气愤不平,暗地派遣刺客谋刺。主持这项辩论工作的礼部尚书杨玄感知道后,将孔颖达藏在府中,才使少年才子幸免于难。隋末天下大乱,孔颖达避难于虎牢(在今河南荥阳)。

唐朝统一海内后,孔颖达曾位列“十八学士”,常与唐太宗李世民讨论坟籍,商略前载。后来孔颖达又成为全国最高学府的高级教官。贞观十四年(0),孔颖达为国子祭酒,太宗亲临国学,举行祭祀先圣孔子的释奠大礼。会上,群儒执经宣义,孔颖达主讲《孝经》,他声若洪钟,口如悬河,义理分明。太宗令群儒发难辩驳,孔颖达排难解纷,令众儒师大为折服。太宗称赞他为“关西孔子”。

贞观二十二年,孔颖达病死,陪葬昭陵,此墓是他的衣冠冢。现孔颖达墓存于河北衡水境内。

孔颖达在经学上的最大成就是奉诏编纂《五经正义》。《周易正义》是其中一部分,阐发了系统的宇宙变化思想。

《易》经之主旨

孔颖达揭示了《易经》主旨在明变化之道,说:“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变化运动存在于天地开辟之际,世间一切事物的存在形式即是运动:“自天地开辟,阴阳运行,寒暑送来,日有更出。”每一事物,无时无刻不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世界乃“新新不停,生生相续”,不断更新的世界。其更新不已的力量源泉在于运动,在于“变化之力,换代之功”。“易”之称即是对运动现象的概括,《易》建立的基础也就是运动变化。

《易》经的特征

孔颖达指出《易》经的特征是抽象性和象征性:“易者象也;爻者效也。”象即像,即仿照;交即效,即效法。作《易》之圣人,“仰观俯察,象天地而育群品;云行而施,效四时以生万物。”简言之即效法天地及自然规律以生育众生,长养万物。

“易兼三义”说

易的基本意义是运动变化,但这只是易义的一个方面。孔颖达从《易纬乾凿度》说:“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简)也,交易也,不易也。”易(简)是说天地无言,日月星辰布满天空,光明灿烂,并不繁冗,是因为蕴藏着无限神机,即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变易,指阴阳作为无所不在而又对立统一的两种力量,实际是事物的矛盾性。天地变化,四时更替,乃至人世之进退无不是这一矛盾规律的具体表现。不易,指尊卑之位。天上地下君南臣北父坐子伏等等皆是。“易兼三义”实际包含了矛盾运动的规律性(易简)和运动形式(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这是合乎辩证运动观的。

“易兼有无”

孔颖达援道入儒,提出“易兼有无”的命题。他在《乾凿度》中说:“有形生于无形,则乾坤安从而生?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是看不见的气;太初是气体的开始;太始是形体的开始;太素是品质的开始。气形质未分之时即“浑沌”,浑沌的特征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这就是玄妙无比不可捉摸的“太易”,这就是道家之“无”。可见易理中蕴含有“无”的意义。

以玄奘西行取经为蓝本的《西游记》故事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广泛传播,使得唐僧(玄奘)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百位文化名人中,玄奘名列其中。

玄奘(0)俗名陈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唐代僧人,旅行家,四大译经家之一,法相宗创始人。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

玄奘家贫,父母早丧,不得已岁就出家,0岁时玄奘想在法华寺剃度。法华寺是当时的名寺,有众多的名僧。有个小和尚告诉玄奘,这里有名的人太多了,你若想在这里有一番作为,真是比登天还难,还不如去偏僻的寺院,发展机会会更多一些。玄奘觉得有道理,就去向方丈辞行。

方丈没说什么,只是带他去了寺旁的一个小山坡,让他看上面长的树木。玄奘看到树木很少,只有数得清的几棵,虽很粗壮,但是枝条乱斜,难作大料。之后,方丈又带他去离寺院较远的一个森林,还是让他看那里的树。玄奘看到这里的树密密的,每一棵都直直的,树枝都往上伸展着,大有直刺云霄的霸气。这时,方丈问他:“你明白了什么?”玄奘不语。方丈说:“森林中长满了树,为了多得到一缕阳光,多吸收一丝水分,他们都拼命地长着。久而久之,就都成了栋梁之材。山坡上树少,光照充足,水分充足,这些树就少了生长的动力,成了现在的模样。”玄奘一下子顿悟了,他说:“师傅,我明白了。”此后,玄奘在法华寺一心修行。

玄奘曾经游历各地,参访名师,但感觉到各派学说纷歧很大,难得定论,便决心到天竺学习佛法。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年,一说贞观元年),玄奘从凉州出玉门关西行,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

回长安不久,唐太宗接见并劝其还俗出仕,玄奘婉言辞谢。尔后留长安弘福寺译经,由朝廷供给所需,并召各地名僧0余人助译,组成了完备的译场。相传大雁塔也是玄奘取经回来后,亲自督造的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的地方。玄奘0年间译经7部卷,主要有《瑜伽师地论》《大般若经》等,又将《老子》等译成梵文,并著《大唐西域记》。

玄奘的重要业绩,除了翻译经论外,还创立了唐代第一个佛教宗派唯识宗。唯识宗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五种姓说

玄奘进一步发挥了印度戒贤一系的五种姓说,即把一切众生划分为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如来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认为根据人的先天素质可以决定修道的结果。玄奘在此总赅印度诸家的学说,对五种姓说作了系统的阐述。

唯识论

玄奘及其学派主张,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类的自我)皆非独立存在的,而是由人们的意识变现出来的,即所谓“唯识所变”。最根本的意识称作“阿赖耶识”,是世界各种事物现象的一切“种子”,是宇宙的本源。

因明

因明指古印度的逻辑学。因,指推理的根据理由原因。明,指显明知识学问。因明源于古印度的辩论术,在印度瑜伽学系中就十分发达。玄奘在前人将因明与唯识学说相结合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他在印度提出了“真唯识量”。回国以后,除翻译了因明的主要著作外,还对因明辩论论证的性质作了精细的发挥,深化了因明立量的方法。

慧能(87),又称惠能,俗姓卢,中国唐代僧人,禅宗南宗创始人。他生于广东新兴,少时父亲早亡,靠卖柴养活老母。一日,慧能在街市中听人诵《金刚经》,心有所感,于是到湖北黄梅,参拜说此经的五祖弘忍大师,愿求作佛。五祖随口说:“你是岭南未开化的蛮人,哪里能成佛!”慧能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五祖看出慧能有慧根,但见左右弟子众多,就安排他随众劳动,在碓房舂米。慧能乐于从命,终日舂米,干得欢快。

一日,五祖命各徒弟作偈,若悟大意,将选为继承人,作第六代祖。大弟子神秀在半夜三更时分,独自掌灯,在佛堂的南廊写下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清晨时,弘忍大师见到此偈后漠然不语。慧能闻声来到廊下,他要求也做一偈,得到许可,于是他高声念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所作偈,指出世间本无任何事务,故无尘埃可沾;佛性本来是清净的,怎么会染上尘埃?这与佛教大乘空宗一切皆空,万法皆空的宗旨最契合,故而胜神秀一筹。

众弟子见了,大为惊叹。五祖怕人忌妒慧能,说:“也未见性。”第二天,五祖悄悄来到碓房,见慧能负着石碓奋力舂米,感叹道: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就应该这样啊。于是问:“米熟了没有?”慧能答道:“米早熟了,只差没有筛子。”五祖用拐杖在碓上敲了三下走了,慧能会意,三更时来到五祖住处。五祖为慧能讲《金刚经》,慧能大悟。

三更受法,没有一人知道。五祖又把世代相传的衣钵正式传与慧能,令他为第六代祖,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五祖吩咐慧能:你必须快快离开,否则有人会害你,不到必要的时机,不要把自己是禅宗六祖的身份讲出来,免得僧人来争夺衣钵。慧能急急逃到韶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于是避难于猎人队中,过了年的隐居生活。

镇世战神  从那兔开始,震惊世界!  开局获得系统和尘歌壶  团宠妹妹又轰动全世界了  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柯南之我是真酒  我的数码黑王后  夭寿!霸总他从书中来  重生女配很妖娆  无限可能:我的灵根能进化  大蜀捉妖人  这个掌门太靠谱  暖婚100天阮诗诗喻以默  星路与你  清光  仙气凌人  吞噬大荒:开局妖孽体质  永夜妖王  星际反派大佬娘亲养崽日常  论法的精神  

热门小说推荐
昨夜情话转身天涯全文免费阅读

昨夜情话转身天涯全文免费阅读

主角秦怡严易泽新郎出轨闺蜜,秦怡一气之下嫁给了众所周知的严家傻子少爷严易泽,做好了守一辈子活寡的准备,谁知新婚夜,痴痴傻傻的严易泽竟露出了邪魅的笑容,秦怡这才意识到所有人都被他给骗了军婚小说网提供秦怡严易泽最新章节,秦怡严易泽全文免费阅读,秦怡严易泽无弹窗广告清爽在线阅读体验...

终结者2审判日之与天争锋

终结者2审判日之与天争锋

作者范小东的经典小说终结者2审判日之与天争锋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终结者2审判日之与天争锋当世人嘲讽电子竞技,我们要做的就是义无反顾,决然向前,捧起属于我们的世界冠军!...

乱世九州之召唤猛将

乱世九州之召唤猛将

作者黄金猪肉荣的经典小说乱世九州之召唤猛将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九州大陆,风云骤起!乱世争霸,由此开启!各诸侯国林立,猛将天骄云集。阴谋阳谋交织,绝色美女娇泣。问苍茫大地,谁为乾坤之主。只手遮天,我欲掌控天地!异世界的来客,携带召唤系统,发誓要掌控天地。绝色美女环绕身边,文成猛将辅佐其前,国力蒸蒸日上,权势日益微显。我们和是一失败者,但是我命由我不由天!(PS本文爽文,乃是升级争霸,且看主角,如何一步步登上那权力之巅,美人环绕,手握大权)...

惊天

惊天

历经风雨,身死道消,一缕残魂回归少年,重沓仙路我是天才,对不起,天才是拿来被踩!我有神兽,不好意思,我家的神兽多的可以打酱油。我家学渊博,财富如海,嘿嘿,龙王迷藏,道祖宝藏,三清神藏,好像都到手了吧,至于小毛神的,想去了就去,总不能都给扫荡光了吧。人生的茶几上,总是摆满杯具,不同是的,前世的是自己,今生的是别人。无量天尊,别人倒霉,总比自己倒霉了好。...

斗灵大陆

斗灵大陆

作者踏雪寻的经典小说斗灵大陆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斗灵大陆一觉醒来,胡栎穿越斗灵大陆。更没想到,自己竟然变成了一只狐狸!斗灵世界是一个充满兽灵的世界,修士收服灵兽做为兽灵,而胡栎以将魂做兽灵,独步天下!...

重生之小爱怡情

重生之小爱怡情

五年的倾心相待,又喜怀二胎,却不想换来丈夫血淋淋的背叛,而一个小小的流产手术却让她归西。再次醒来,回到两岁,面对一贫如洗的家,身怀六甲的母亲,林晨心里暗暗发誓。一切都按着轨迹走,唯一的改变是村里突然搬来了一户神秘的有钱人家,家里更有个傻儿子。不过重来一世,可不能如前世一般,定要当个富婆,年龄小,没关系,借爸妈之手发家致富,包山头办农场,买房产等升值,顺道还养个小妖怪。更是无意中发现某人原来是个扮猪吃老虎的腹黑男,而众人都道的傻子更是有个家缠万贯的神秘老爹。女人,你发现了我的秘密,要么你嫁我,要么我娶你,你选一个吧。某男霸道的把她抵在墙角。林晨这确定是个选择题?原以为恩爱成双,却不想灾难来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