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见过这样的人,他许诺一件事,过两天你再问他,他却忘了,他不认为自己说出来的话需要“言可复也”。孔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一个人讲信用,并不是非常高级的境界,只是“近于义”。很多人哪怕没有达到义的境界,也能够做到“言可复”。信守承诺,是一个人做人最基本的原则而已。你说的话,如果是合情合理的,要能够逐渐地去实现。
“刚、毅、木、讷近仁”是孔子喜欢的人格特质。一个人看起来不太会说话,似乎显得不太会社交,也不爱夸夸其谈,不会轻易对人承诺什么东西,不容易给别人话柄,这种人往往近仁,因为他懂得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
一诺千金就是讲的这个道理。但即便做到一诺千金,也绝对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以约失之者鲜矣:遵守规则,是做人的基本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约”可以理解为约束、谨慎,或者简约、节约,这两种理解都被采纳过。一个人过分地约束自己,或者过分节俭,都可能会犯错,这叫作“以约失之”。
要想理解“以约失之”,不妨延伸一下,除了“以约失之”外,还存在很多“以……失之”。与之相对的是“以奢失之”“以荡失之”。如果一个人过分奢侈、过分放纵、过分马虎,也都会犯错。
“以奢失之”的人多,还是“以约失之”的人多?很明显,“以奢失之”的人要比“以约失之”的人多。
孔子的这句话并不是说“约”就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孔子自己就不喜欢太过拘谨,他喜欢舒服、惬意,喜欢合乎中道。但是孔子说,一个人如果真的谨慎、节俭,约束自己,他犯错的可能性是极小的。
这种人也许依然会犯错,但他犯错的可能性要比放荡的人、奢侈的人、纵容自己的人小得多。
孔子当然希望最终的目标是达到舒服、合适的状态,不放纵自己,也不需要过分地约束自己。所以,这句话描述的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境界,而是退而求其次,认为与那些对自己要求不严的人相比,谨慎之人要更好。以上是我采用的解释。
还有另外一种解释,我认为不太站得住脚。孔子说,君子一定是能够说到做到的,很少能够失约。这不像孔子的做派,孔子一般不会下这样的结论,连孔子自己都会失约,有时会说话不算话,因为他觉得“义”更重要。在孔子看来,守信并非做人的最高境界,一件事合不合乎道义,是在信守承诺之上的。合乎道义就该做,不合乎道义,就不要教条化地讲信用。比如你跟一个坏人讲信用,就是不合乎道义的。这是孔子的原则。
孔子只是提倡人应该对自己有一些约束。你可能还达不到中庸之道,还无法找到最舒服、最合适的状态,但在这之前,你可以先尝试着对自己有一些约束,这至少比放纵自己要好。以约失之者,毕竟是少数,给自己定一些规矩,不会有什么错。
君子欲讷于言:行胜于言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我觉得这句话有点孔子自我提醒的意思。孔子说:“我希望自己做一个君子,能够少说话,多干事。”
“讷于言”,指说得少,不太会说话;“敏于行”,指行动快,执行力强,做事高效。
孔子每天都在说话。他周围那么多学生,天天找他请教,他每天都在输出知识和观点。所以,我觉得孔子是在说自己:“我希望自己也能够讷于言而敏于行。”
清华大学的广场上有一个日晷,日晷上刻着四个字:“行胜于言”。行胜于言是清华的校风。
这样的做法有心理学的依据。在《刻意练习》《掌控习惯》两本书里,都提到过一个现象。老师将学生分成两组,教他们摄影。对第一组的学生说,考核标准是要看一学期共拍了多少张照片,谁拍得多,谁的成绩高;对第二组的学生说,不用多拍,只需要根据一张水平最高的作品来打分。
第一组学生天天拍很多照片;第二组学生就琢磨、研究理论,分析摄影技巧,欣赏别人拍的作品,他们很少拍照,作品数量不多,只能选择一张最满意的照片,如履薄冰地交上去。
所有的作品被混在一起进行评选,最后发现,最优秀的作品几乎都出自拍得多的这组。为什么?因为练得多、成长快。
这就叫作“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一天到晚坐在那里讨论一件事,理论再丰富,观点再先进,远不如亲身实践一次。实际动手做一做,不管效果如何,很快就能得到反馈。在行动中找到乐趣,不断试错,不断复盘,当然会越做越好。
我们要少一些高谈阔论,多一些实干精神。宋朝末期的时候,很多人批评宋儒,说他们不做实事,只是标榜自己忠君爱国。有一句话叫“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觉得自己很爱国,自我感动,但是对国家没什么贡献,每天只是把手笼在袖子里,谈论类似心性之类的观点,到国家危难之际,就跟着国家一起灭亡。
这类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他们当然不坏,但他们为国家做贡献了吗?他们连生命都愿意献给国家,却没有为国家“起而行之”,只是坐而论道。
这与我们当下的创业环境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很多创业者一开始踌躇满志,但慢慢地却变成大家整天在一起讨论创业的方法,到处上培训班,参加各种企业家讲座,甚至有人将一年的利润全部交了学费。因为创业者花了太多的时间参加论坛,参加学习,自然没有精力去干活,去脚踏实地地经营公司,往往还没学完,公司就倒闭了。
空谈之人误事,所以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在读这句话时,我想到了两组人物对比——牛顿和莱布尼茨,王阳明和朱熹。
牛顿和莱布尼茨,两个人是一辈子的敌人。牛顿不爱说话,用一个又一个的物理学研究不断地震撼世界,总是提出各种各样深入的、令人惊叹的理论和方法。
莱布尼茨是外交家出身,他非常活跃,特别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宴会,到处高谈阔论。虽然莱布尼茨也是相当了不起的人物,但跟牛顿比起来,他为这个社会所做的实际贡献肯定是差很多的。
王阳明和朱熹也是这样。王阳明批评过朱熹,说朱熹这辈子在文化和思想领域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原因就是朱熹写了太多的书,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写书、编书,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
以上都是值得借鉴和思考的案例。
德不孤:美好的人,总会成群出现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这句话可以用来安慰我们自己。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一个人不要老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总是孤芳自赏,觉得周围的人都不理解自己。
“德不孤,必有邻”,一个德行出众的人不会孤单,你多向周围看一看,一定能看到跟你差不多的优秀之人。
我创办“樊登读书”之初,就有这样的感受。我对大家说,希望大家每年一起读五十本书,让更多的人加入读书的行列中来。我那时并没有想到竟然会有那么多人热切地响应,他们告诉我:“我们愿意干这件事,我们不赚钱也愿意干这件事,只要能够让更多人来读书。”
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德不孤,必有邻”。
很多孤高之人,总是觉得自己曲高和寡,觉得“没人理解我”“他们都不配跟我探讨”“其他人都太笨了”。这样想的人,会越来越孤单,也会故步自封。
希望我们都能够用欣赏和接纳的态度,去发现身边的优秀之人、有德之人、好人,你一定会收获很多共鸣。
上门天医秦天李欣然 超级微信 被迫嫁给病弱太子后我真香了 我有一个大秦武库 我的小号没血条 白莲花掉马以后 海贼王之寿命兑换系统 万年祖宗不好惹 阎王的小祖宗她命中带煞 夜行者:平妖二十年 奇门弄宝 他笑时恰似阳 完美枪械世界 无双剑神 都市特种兵 木叶:从砂隐开始种树 我做镇尸人的日子 东京开局签到神罗天征 都市特种兵 妈咪,有个爹地要还债
...
一次飞机失事,医学界的大佬转眼变成了八十年代的可怜小媳妇。男人失踪,公婆不喜,兄嫂欺凌。当神医变小媳妇,一切将随之改变,打脸,挣钱,养娃,救人,四不误。当她走出大山,当她名扬天下,传说中的商界大佬竟然喊她媳妇。景云一脸懵逼,这是什么情况?景云一边去,谁是你媳妇,少往自己脸上贴金。陆辰媳妇,我们可是成过亲,拜过堂的。景云谁能证明?陆辰勾唇一笑,从身后拎出了一个小包子,一脸得意的说道...
不科学!好男人在渣男剧本里?...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六百年的大夏倾倒,天下一分为三,其中西陵最盛,南平次之,北夏最弱。诸侯争霸,谁能问鼎中原一统天下?南麟北鹤得一可安天下,唯有风云可逆乾坤。一段六百年的谶语引来轩然大波,到底风云为何物?他是一个放浪不羁的游子,还是一个胸怀锦绣的谋臣?面对诸侯们的伸出的橄榄枝,他最终会选择那方?国仇家恨纠结的他,是血性男儿,还是阴险小人...
唐思思被继母渣妹欺凌惨死,涅槃重生,她斗极品亲戚,战行业败类,成为人人艳羡的白富美!前世对她弃若敝屣的男人,这一世却要死乞白赖的花样宠她。商焱,你给我滚!唐思思怒吼。好,沙发还是床?...
穿越腹黑女强宠文现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