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里仁第四(第11页)

好人也应该站出来,让别人看到你是好人。如此,社会的风气才会越来越好。

朋友数,斯疏矣:亲密无间,反而会造成疏远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此处的“数”读shuò,意思是屡次、多次的意思。

《论语》中,孔子学生说的话往往会有一些奇怪的地方。

子游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总与君王或者领导待在一起,就会招致侮辱;如果总与自己的朋友天天腻在一起,分不清你我,过于亲密无间,这就是疏远的开始。

这有一定的道理。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一个适当的距离。不管关系多么密切,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如果离得特别近,超越了界限,双方反而会相处得不舒服。

君王身边总有红人,但是能红多久是一个问题。

比如张廷玉和雍正,他们保持着一个仁臣和君王之间恰到好处的距离:你不找我,我不找你;有公事我找你,私事绝不麻烦你。这样,他们的关系可以维持很久。但是假如变成了类似和珅和乾隆之间的关系,君臣整天在一块儿,和珅热衷于揣摩皇帝的喜好,变着法子讨好皇帝,最后就变成了一个没有人格的奴才,变成了对方的一个工具。这是招致侮辱的开始,所以到最后,和珅的结局并不好。

恰如其分的自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得有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保持着人和人之间合适的距离。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小人之交是甘甜得不得了,天天混在一起都嫌时间不够,但如同甜酒,慢慢发酵,时间一长就坏掉了。君子之间的关系如一汪清水,可能不够甜、不够浓厚,但这样的关系将永远保持在一种美好的、真切的状态。

总跟朋友待在一起,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要给朋友一些空间,也要给自己留一些空间,要清楚地区分什么是他的事,什么是我的事。当我们给朋友提意见时,如果发现朋友并不想听,就要懂得不可则止,因为那是他的事,需要他自己去琢磨、去决定,不能因为是朋友,就越俎代庖地替他做选择。

不太熟的朋友,我们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如果两个人不太熟,在一起时总要没话找话,生怕不说话就冷场了。真正熟的朋友坐在一起,哪怕都不说话,也不会觉得尴尬。可能两个人坐了一下午都没有任何交流,你看你的书,我写我的字,彼此愉快、放松、自如。

只有当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出现了裂痕时,反倒需要刻意地维护亲热的关系,去修复感情。

当然,我们不必把上述内容当作金科玉律,认为只要是《论语》里讲的知识,就一定要照着做。读任何书,都不能太教条,所谓时移世易,现在的时代已经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

《论语》给我们带来一些参考、一些启发、一些思考的角度,让我们认知的角度更多,思考得更深了。我们可能经常会觉得“我以前怎么没有这样想过”,这就是经典存续到今天的意义。

义之与比:凡事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适”在有的版本里读作“敌”。我们遵循古代的读音,念“敌”是可以的。

“无适也”,没有什么是一定可以的;“无莫也”,也没有什么是一定不可以的;“义之与比”,是指要看它是否符合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对天下发生的很多事,如政策变动、战争等,在进行评判时,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一切都要取决于事情本身是否符合义。

人们遇事,有时候会简单地划分自己的阵营,形成“部落效应”。《不妥协的谈判》这本书对“部落效应”进行了阐释,认为人与人之间大量的争执都来自你认为自己属于哪个部落,你要坚决捍卫自己所在部落的权利,要誓死坚守自己所在部落的立场,哪怕这个立场并不合理,你也不会退让。

当一个人选择了某个部落,一定要捍卫这个部落的权利时,就一定会用固有的立场和原则去评判是非对错。

但是孔子说,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判断一件事是对是错,要取决于它是否符合义。符合义,在当下就是对的;不符合义,在当下就是错的。

孔子判断是非,是从义的角度,从大是大非的角度,而不是只考虑某一个利益集团的需求。比如在当时,不论是与“三桓”为伍,还是站在鲁公的阵营,或者是站在老百姓一边,只要一站队,就一定会产生部落效应,会出现绝对的对和错。但假如判断对错的核心是义,那么很多事就可以重新讨论、重新评估。

正因为如此,孔子认为很多事不是一定可以的,也不是一定不可以的。孔子用这样的原则来面对天下事,比如君王的更替、国家的政策。

这句话对孟子有很大的影响。有人曾经问孟子:“武王伐纣难道不是反叛吗?”孟子回答:“我只听说是诛了一独夫。”在孟子看来,武王伐纣不是叛乱,而是杀了一个残暴无道的统治者。

这是孟子离经叛道的地方。孟子为什么敢说这样的话?因为“君子之于天下也”。对于天下的事,所谓“以下犯上”也未必是错的,要看义在谁的一边。

什么是义?

不同的人群和文化对于义的定义也会不一样。比如西方的功利主义认为,义就是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通过计算,如果大多数人的利益总和大于利益受损的那部分人,此事就可行。这肯定不符合孔子的价值观,在孔子看来,就算一件事能够使更多人得到好处,但丧失伦理,丧失道义,就一定不能为之。

对于法家而言,法家则会认为义关乎规矩、法律,人们要根据规矩和法律来做事。

对于各个宗教来讲,也都会有各自的教义。

我认为,在孔子心中的义,就是合乎道,利于仁。

那么到底该怎么判断呢?其实没那么容易判断。

孔子有时候讲的东西有点模糊,他没有把衡量标准一条条精准地列出来,这也影响了中国人,有些事我们可以不必说清楚,难得糊涂。比如“头顶三尺有神明”“摸着良心说话”,这些原则听起来都不具体,只要看做这件事对不对得起你的良心。王阳明说,人心总有良知在。贼人被人当面骂贼时还会愤怒,所以,贼人心中也有良知。但对于义,的确是难以把握的,这也是中国文化高妙但容易被有些人念歪了的原因。

在这一段话中,我们看到孔子是一个灵活的人,他是一个有权变精神的人,而不是一个僵化的、维护教条的人。

木叶:从砂隐开始种树  他笑时恰似阳  被迫嫁给病弱太子后我真香了  万年祖宗不好惹  奇门弄宝  夜行者:平妖二十年  超级微信  完美枪械世界  妈咪,有个爹地要还债  都市特种兵  阎王的小祖宗她命中带煞  上门天医秦天李欣然  东京开局签到神罗天征  我有一个大秦武库  海贼王之寿命兑换系统  都市特种兵  白莲花掉马以后  无双剑神  我的小号没血条  我做镇尸人的日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末日影杀者

末日影杀者

末日降临,虫蟒古猿食人族猎头族人类变为食物,惨不忍睹。萧玉,偶然融合了一枚玉珠,得到了可以看穿过去未来的虚影世界。为了活下去?必须利用特能摆脱追杀,改变一切!否则将是将和其他人类一起,悲惨的灭亡!...

都市神兵归来

都市神兵归来

李夜风低调归来,本想与世无争,奈何前有未婚妻嫌弃他要解除婚约,后有横行恶霸上门妄图羞辱他。捧高踩低的人总是不识好歹,谁知他是一代最强兵王,拥有钢铁般的意志,无人能敌的拳头,单枪匹马横扫天下。恶霸一脚踢开,奸贼一手撂倒。未婚妻哭着要嫁他?不好意思,先取个号排队吧!...

超能富豪养成计划

超能富豪养成计划

工作不顺心,女朋友闹分手,房租交不上霉运连连的方少俊想死的心都有哎?这是什么?蓝药水,喷了方少俊一脸从此,人生,逆转!...

一品姑爷

一品姑爷

作者来时路远的经典小说一品姑爷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废婿之名?受尽耻笑?都是小事,不存在的!再世为人,六年隐忍!只为一朝翻身,名扬天下!李白曾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天赐新生,又岂能,不活出一世风流快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