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6
潘恩的这本小册子的威力相当于伊丽莎白的火船:这是一种可燃烧装置,不仅能够让敌人闻风丧胆,还能集结防御力量,改变历史走向。当然,这一切不可能一次完成。《常识》于1776年元月问世之时,如何确保美国独立(而不是口头宣称其独立),尚不清楚。潘恩所做的是改变人们的心理。此时的英国人就像1588年的西班牙人一样,仍然暂时保持着他们的军事优势。不过,他们已经无法确定上帝或历史的进程,正义或理性,或者仅仅是竞争的天平,现在是否还都站在他们那一边。
6个月之后,杰斐逊在《独立宣言》中充分阐明了这一观点:“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当一个民族有必要……按照自然法则和上帝的意旨在世界列强中取得独立和平等的地位时,出于对人类舆论的真诚与尊重,有必要宣布促使他们独立的原因。”虽然杰斐逊措辞仓促,但这样的话让英国人哑口无言,只能继续前一年他们在列克星敦、康科德和邦克山开始的事情:国王和议会尊重的自由,在这里遭到无情镇压。
历史学家约瑟夫·埃利斯指出,杰斐逊在抽象概念中隐藏矛盾方面是个天才。当这个宣称“人人生而平等”的弗吉尼亚人抵达费城时,衣着华丽的奴隶左右相伴。他的宣言中混杂着普世原则和乔治三世个人犯下的27项罪状: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如果引用完整的文件会看起来有点蠢。和潘恩一样,杰斐逊也没有说过什么样的政府可以取代这位英国的暴君。爱国者的强项不在于细节。
否则的话,他们可能永远不会尝试独立,因为细节会使火光暗淡。它们切断了争论的初衷和最终的结果之间的联系。这就是为什么潘恩和杰斐逊认为有必要首先让历史有倾向性,然后开始创造历史。修辞手段,作为他们的工具,必须比真相更清楚,必要时甚至可以扭曲真相。乔治三世不是詹姆斯二世,更不是尼禄。尽管如此,杰斐逊还是在列举他的罪状时删除了对国王支持奴隶贸易的指控,因为这样会毁坏奴隶制的名声,而且这也将使投票支持自由的人提出异议。
妥协带来的结果是人们一致投票支持自由。反之,一个意识形态上一致的宣言极有可能会不痛不痒地创造出“美利坚合众国13个分裂州”,一致的语调也无法煽动起签名者的情绪,更不会有爱国者的愤怒、哲学的反思、对未来流血事件的担忧、一种人人都在关注的确信,以及如潘恩所说的“权力在手”,可以“去重新开始建设新世界”的青春欢愉。脾气暴躁的约翰·亚当斯一向对这种热闹不屑一顾,然而在号召对独立周年进行纪念时,他也陷入了这一情绪而不能自拔:“用展览、游戏、运动、枪火、钟声、篝火以及照明弹来隆重庆祝吧,从大陆的这一端到另一端,从此刻到永远。”
7
亚当斯在此选择用“大陆”而不是“国家”,并不是笔误,因为独立运动的领导者们经常在地理方面强化自己的观点。潘恩认为,“一片大陆永远由一座岛屿统治,是非常荒谬的事情”。富兰克林指出,英国人在1775年花了300万英镑却只杀了“150个美国人”。而在那一年,有6万名美国人出生。照这样下去,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把我们赶尽杀绝?”已任大陆军指挥官的乔治·华盛顿的撤退空间已经不再有局限,现在他身后有大片的土地。与此同时,他的对手只能通过海路获得补给。他后来解释道,“在我们拥有更好的武器和其他作战手段,以及纪律更严明的部队之前”,所依靠的是“时间、谨慎行事以及对敌人的不断骚扰”,只有如此,才能确保胜利。
当然,这只能由一个政府来完成,但是美国人在1776年不确定他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政府。因此,他们选择了以各州利益为基础的政府,并通过《邦联条例》将各州松散地联系起来。这造就了一个邦联而非一个国家:没有首席长官,没有对立法的司法审查,最重要的是没有税收权。美国人仿佛对他们的第一部宪法进行了“有益的忽视”,但是他们在旧大英帝国下所习惯的松散管理能否从新的帝国中取得,还是一件有待观察之事。
即使在大陆之上,军队也可能被困,从而被迫投降。这就是英国人在1777年的萨拉托加战役和1781年的约克镇战役中所经历的窘境。他们在前一场战役失败后选择继续前进,但在后一场战役失败后便放弃了: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是否会继续战斗?到1783年英美签署合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之际,邦联议会对华盛顿的支持如此勉强,以至让他信心尽丧。“只有我们统一如一个帝国,”他警告说,“我们的独立才能得到承认,我们的权力才能得到重视,或者说我们的信誉才有保障。”
对于美国人来说,赢得这场战争所依靠的,其实是马基雅维利式的洞察力:君主立宪制对绝对君主制的羞辱,可能导致后者在多年后拯救了共和革命的新贵。1763年,法国在北美战场上负于英国,对此路易十六仍然耿耿于怀。1776年,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叛军使者前往巴黎,路易十六颇为欢迎。美国人开出的贸易条件模棱两可,但提出可以帮法国报一箭之仇,这一点令法国极为满意,作为回应,法国承认美国独立,为其提供资助并与其结成“永久”的军事联盟。法国的舰队及时抵达约克镇,迫使英国最终投降,而此时的美国人随意地放弃了这一盟友,去与敌军的代理人进行谈判并达成和解,就此将自己的边界拓展到密西西比河以西。
这一结果无法被定性。此次胜利到底是因为坚持原则还是因为采取了权宜之计?是人权的胜利还是治国之道的胜利?是因为松散的管理还是因为重拳出击?是一个共和国的胜利还是像华盛顿自己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帝国”的胜利?若回答“以上皆是”,虽然言辞躲闪,但也是有用的回答。伯克认为政府应该平衡各种不满,伊丽莎白广开先河而不是受旧的规则约束,马基雅维利更看重行为与目的的相称性而不是前后一致性。如果这些人的做法是对的,那么美国人所做的就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和解行为。即使是奥古斯都也会对美国领导人下一步所做的事情印象深刻:他们发动了第二次革命以纠正第一次革命中的失败之处,但是他们的行动极为隐秘,且颇具说服力,以至国民尚未反应过来,就已经发生了。
8
无论美国人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是什么,美国人对政府的不信任,在第一次革命前和革命后并没有任何改变。长期以来,殖民地居民一直孤立无援,在他们眼中,英国采取的任何影响他们的行为都是邪恶的。历史学家戈登·伍德表示,“最轻微的小事都会升级为涉及公民基本自由的重大宪法问题”。极端严重的过敏症不容易根治,1783年英国接受美国独立之后,这种“过敏”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美国人直接把矛头指向了自己。
也许第一次革命的胜利使忍耐变得不那么必要,也许它揭露了一个人们一直以来所回避的问题:此次革命是确保了机会平等(挑战不平等的权力),还是条件平等(容忍不平等的义务)?也许英国社会的腐败已经像天花一样,感染了美国。无论是在议会还是邦联,立法如果不受制约,暴政就会产生。也许是人民自己不值得信任,也许英国人以重拳出击替代松散的管理的做法是正确的(部分美国人持有这种想法但不敢说出来)。
从表面来看,这个国家正在蓬勃发展。尽管发生了战争,但人口的增长还是如富兰克林所预测的那么快。和平使移民者可定居的空间增加了一倍多,繁荣普遍存在。“如果我们失败了,”一名南卡罗来纳人当时写道,“那么我们的毁灭一定是所有国家里最壮观的。”
但是,由于期待颇高,而且新的世界格局还没形成,恐惧侵蚀着自信。美国人最担心的是,在羞辱了英国之后,他们自己还是不会被视为一个大国。如果他们的革命成果只是建立了一个邦联制国家(权力极为分散,没有中心),那么这个新国家怎么才能立足?1784年,《罗马帝国衰亡史》的编辑谢菲尔德勋爵曾抱怨道:“与美国各州签订的条约中没有一条对美国整体具有约束力。”“我们有理由对美国各州之间的结合所带来的影响感到恐惧,就像我们恐惧神圣罗马帝国内部各王国之间的结合所产生的影响一样;我们反对美国国会的决议,就像我们反对神圣罗马帝国议会的决议一样。”
岛屿已经表明它无法统治一片大陆,那么一个共和国可以吗?自罗马共和国以来,没有一个共和政体规模如此之大,而罗马共和国也并未树立一个良好的先例。导致美国与大洋彼岸的英国决裂的“无代表不纳税”原则因为相隔一片大洋而无法实施。但当需要跨越的是一片广袤的大陆时又会怎样呢?“我们已经无路可退。”一位小册子作者指出。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应该分裂成不同的宗族和部落,受制于各自的统治者,他们会专横跋扈,使整片大陆处于持续的动荡状态……还是应该团结起来,或者我们大多数人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全面而有效的政府,这个政府治下应包括1783年《巴黎条约》中规定的美国所拥有的全部领土。注释标题ThoughtsuponthePoliticalSituation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inWhichThatofMassachusettsIsMoreParticularlyConsidered,attributedtoJonathanJackson(Worcester,Massachusetts,1788),pp.45–46,"edinGould,AmongthePowersoftheEarth,p.133.
英国人在承认美国的疆界的同时,似乎也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这个共和国能否在保持自由、远离暴政的同时造就一个帝国?至少,吉本所述之罗马未能如愿。
9
美国的第二次革命以奥古斯都的方式开始,就如同一场“庞氏骗局”,故意召开了一场又一场无结果的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785年在华盛顿的弗农山召开,其表面上是为了阻止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在波托马克河航行权问题上的争吵。与会者得出的结论是,真正的问题是内部关税,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于1786年在安纳波利斯举行一次更大的会议。但在场的人认为,有必要对宪法条款进行更大的“调整”,为此,他们于1787年在费城组织了一次“制宪会议”。然而,在闭门会议上,这些又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这不是一场政变,因为它进行得过于缓慢和委婉。然而,它确实差点成为既成事实。
乔治·华盛顿可以和奥古斯都相媲美,他的最新传记作者曾说,他“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自我克制,并因此获得更多的权力”。他主持了1785年的会议,但没有承诺任何事情。他允许两个阿格里帕般的年轻人——詹姆斯·麦迪逊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在公开场合担任领导者,同时私下里明确他自己的立场:“有什么比这些混乱更能说明我们的政府缺乏活力?”1786年年末,当马萨诸塞州的农民因政府课税过重而游行时,这位伟人勃然大怒(听起来有点像乔治三世)。1787年,华盛顿在众人的艰难说服下答应主持费城“制宪会议”。在会议现场,他几乎一言不发。他不需要说太多。华盛顿知道,他本人能出席就已经达到目的。
在接下来的夏天,代表们制定了世界上最长寿但修改最少的宪法——尽管几乎没有一个签署方对其完全满意。在约翰·杰伊的帮助下,“阿格里帕们”发表的文章集结成《联邦党人文集》并迅速出版,长度是其所为之辩护的宪法的34倍。这本书是写给“纽约州人民”的,由85篇文章集成,都以“普布利乌斯”署名,但并不影响其效果。这本文集在纽约州以外的地方几乎没有什么发行量,而当1788年7月纽约州最终批准宪法时,已经有其他10个州早于纽约州批准了。《联邦党人文集》的名声来自其他方面:它是自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以来,影响力最持久的政治战略著作。
宪法和《联邦党人文集》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其出台是受时代所迫,却影响持久。这一悖论集中体现出了一点,那就是人能够同时在脑海中持有相反的想法,并且仍然保持良好的行动力。那么,这种“良好”表现在何处呢?
10
“先生,请相信,当一个人知道他将在两周内被绞死时,他的注意力会异常集中。”塞缪尔·约翰逊博士曾如是说。尽管许多人走上绞刑架时精神涣散,而富兰克林曾开玩笑称会被绞死,但美国的开国元勋对这一命运的恐惧早已烟消云散。他们所处的现实是:美国还是一个被强大旧势力包围的弱小新政权;尚不确定主权应归属何处;理想主义者对人性已经幻灭;现实主义者坚信他们可以改造人性;研究历史的学生们则认为现在有必要自己创造历史。面对这一现实,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协调目标与有限的能力,《联邦党人文集》就是要这样做。
“这个问题本身就能说明它的重要性,”汉密尔顿在第一篇文章的开篇中称,“因为它的后果涉及联邦的生存、联邦各组成部分的安全与福利,以及一个在许多方面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引人注意的帝国的命运。”因为:
似乎有下面的重要问题留待我国人民用他们的行为和范例来求得解决:人类社会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还是他们永远注定要靠机遇和强力来决定他们的政治组织。
解决如此庞大的问题需要“对我们真实的利益审慎估算,不掺杂与公众利益无关的其他考虑因素,不偏不倚”。但令人不寒而栗的是,“这只是一个奢望”。
提供给我们审议的那个计划,要影响太多的私人利益,要改革太多的地方机构,因此在讨论中必然会涉及与计划的是非曲直无关的各种事物,并且激起对寻求真理不利的观点、情感和偏见。注释标题TheFederalist,ModernLibraryCollegeEdition(NewYork:RandomHouse,nodate),#1,pp.3–4.Emphasesadded.
旁观者永远不会忘记。美国人表现得漫不经心。手段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所需:危机即将来临。
《联邦党人文集》是一个矛盾的号角。因为,一个“联邦”沉没,怎么可能不会淹没它的相关“部分”呢?有哪一个“帝国”不是通过武力继承以实现合法运作的?局部问题能否合并?如果“这只是一个奢望”,那么,“审慎估算”又有什么用呢?汉密尔顿承认,聪明人常常犯错,他们可能会教导“那些坚信自己正确的人”如何节制。这使得坚持一致性变得愚蠢:一个人必须重塑逻辑本身。这就是为什么汉密尔顿和奥古斯都一样,以谦逊的态度解除了反抗的武装。
11
《联邦党人文集》最艰巨的任务是,带领一个共和国成为帝国,而不是走向暴政。某种程度上,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麦迪逊身上,这也是美国开国元勋最容易低估的任务。然而,麦迪逊在时间、空间和规模上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麦迪逊在第10篇以“普布利乌斯”署名的文章中写道,历史表明,“不稳定、不公正和社会动荡”总是会扼杀“人民政府”。独立还没有将美国人从这些危险中解放出来。
抱怨之声四处存在……在敌对党派的冲突中,公众利益遭到忽视,而通常采取的措施,并不是依据公平原则和少数党派的权利而制定的,而是由利益相关、更为专横的多数党力量决定。
废除自由将是一种“比问题本身更糟糕”的补救措施,但通过平等来治愈它不会让任何人安全。
民主体制历来是充满动荡和争吵的;它曾被认为与人身安全或财产权不相容;而且一般来说,民主生而短暂,容易在暴力中死亡。
天才萌宝:爹地超宠妻 守城使 世家三代录 前妻别跑:偏执慕总放肆宠 盗墓笔记之尘封的记忆 蜜宠霸爱:厉少,你失宠了 重生:影后夫妇疯狂撒狗粮 她切回满级大号了 神王殿 凰谋天下 面对秋阳 重生九零之神医商女 市场·情场·官场 人在航海,开局艾尔沃特海战 穿越梦境 婚心动魄:我的神秘大boss 夫人,总裁他罪不至死 小农女种田忙 重生年代:胖厨娘的红火小日子 沈再云夏顾雪重生鉴宝
一代仙尊韩当受小人暗算,被林家长女所救,为报答救命之恩入赘林家,本想韬光养晦,却受尽白眼跟欺辱,三年后,重新修回功力的韩当必将让所有人为之颤抖!...
不要叫我后妈,我没你那么大的儿子!艾天晴一直以为自己要嫁的人是一个快六十的老头,直到某天晚上那个邪魅冷血的男人将她抵在了门上,从此她的日子就...
欲成仙者得天命,得天命者命苍天。这是一句自古便流传在修炼界的古言。东荒星第一强者独孤傲天偶得天命珠,却在闭关之时遭自己侍妾联合外敌偷袭至死。再次醒来,独孤傲天发现自己带着天命珠,灵魂重生到了海蓝星一个叫李傲天的平庸少爷身上。怀抱绝色天香,脚踩各路天骄,为报前世之仇,李傲天逆袭崛起,踏上了一条重攀巅峰之路真正的强者,就应该站在苍穹之巅,指点江山!李傲天语...
作者君风雪的经典小说万界神帝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万界神帝三千大道,天道逆天道王道修罗道吞天道三月前,少年遭到道侣迫害,跌落无尽深渊!三月后,少年从神魔洞天归来,一手持轩辕剑,一手持鸣鸿刀,骑着逆天神龙,领着吃货饕餮,征战天地间。大道三千,殊途同归,逆天一道,谁与争锋?跨越诸天七界,超脱六道轮回,纵横八大遗迹,唯我逆天帝独尊!...
续集异域之迁徙恢复更新,书号135304作为冶金硕士的李明,在现代社会中混得很不如意。就在他独自来到北京后的一年之后,倒霉的事情便接踵而至。先是莫名其妙的被陷害入狱,以至于被判死刑。接着又莫名其妙的被救出,莫名其妙的参加了魔鬼一般的训练,最后莫名其妙的被一个科学狂人传送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空间。然而从那里开始,他的命运被彻底的改变了。在这里,他得到了以前想也不敢想的美女的青睐在这里,他那两手半吊子医术拯救了千千万万的百姓。在这里,他又遇到了以前在武侠小说中才能看到的武林高手。在这个异域空间中,他的人生注定不会平凡在这里,他的才能注定要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样的,在这里,他也将遇到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困难和危险。也许这是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也许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但我希望将我的故事和你们一起分享,也希望我的小说能给你带来轻松和欢乐。...
林江今天要结婚了。但是新娘长什么样子他都不知道他站在酒店门口,犹豫着要不要进去赴婚约,最后心一横,决定遵照爷爷遗命,以报顾家老头救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