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下卷(第8页)

俄罗斯当时的纸主要来自荷兰。1716年,彼得一世下令在杜杰尔戈夫附近建纸磨坊,1720年,在造船厂后面建成了第二座纸磨坊。这些纸磨坊的纸可以通过水印来识别,像彼得堡的市徽一样,这种纸上面绘有海锚。曾有指令说,这种纸将在海军部售卖,并且这件事曾大张旗鼓地公开宣布。

印刷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纸的需求量。从印刷厂运往书店的书,一年比一年多。终于,用来加工纸的旧碎布供不应求了,显然需要寻找其他造纸原料。无数次尝试之后,人们终于发现可以用树木来造纸。

现在,只有制造上等纸张时,才会用到破布。书写纸、报刊用纸和包装纸都是用木材造的。

外形上,纸张完全不像破布或者木头,但事实上,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仔细观察折损的火柴,或从破布中扯出来的细线,你就会发现,它们是由非常细小的纤维组成的。纸正是由这些小纤维制造而成。如果你从一张纸上撕出一小片,然后在灯光下观察它的边缘,你就会相信了。

纸是怎样造出来的呢?

我们得从头说起。很久很久以前,世上有一件衬衣,因为破旧而开绽之后,和其他废料一起被运去了仓库。在仓库里,人们会把破布撕开,粗麻布放一边,印花布放一边,口袋布放另一边。随后,人们把撕好的破布打包寄往造纸厂。

在造纸厂里,来自污水坑、医院和垃圾堆的破布散落一地。人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把破布堆在蒸汽室里,用热蒸汽熏,以杀死所有的病菌。

然后把破布晒干,把布上的灰尘拍干净。造纸厂有专门的机器,昼夜清理着上百普特的破布。如果人工用木棍来清理破布的话,那肯定会扬起漫天灰尘!

清理好的破布被扔进破布切碎机里,转瞬间,破布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细小的碎布。

现在要清理掉碎布里所有不需要的杂质。把碎布放入造纸厂用来清理杂质的大锅炉中,加入碱液或石灰熬煮。煮好的碎布漂白之后,放在专门的机器上磨成纸浆。

造纸的一半工作已经完成:破布变成了由细小纤维组成的纸浆。

剩下最难的一步,即用纸浆造纸,这一步是由造纸机来完成的。

实际上,不是只有一台机器,而是连在一起的一排机器。把纸浆灌入机器的一端,做好的纸张就从另一端出来。

首先,把纸浆倒入沙箱中,沙箱是种底部有小隔板的箱子。当纸浆经过沙箱时,所有的沙会立即掉落,把纸浆压在底部。

然后把纸浆倒入滤器,不停地抖动。纸浆内的结和团块留在上面,干净的纸浆则会经过细缝,流到机器的网筛上。

这种网筛,类似我们在中国手工作坊见到的那种网格。只是这种网筛不是用手摇晃,而是架在两根轴上,像传送带一样,一直绕着轴转动,把纸浆向前推进。

最后,把湿纸张从网筛上移到呢绒垫上,垫子上有一排排滚筒,一排滚筒用来挤出纸中的水分,另一排内部有蒸汽加热,用来彻底烘干湿纸张。机器末端装有刀子,把纸张切成所需的尺寸。

或许,你可能觉得这些描述很无聊,但如果你亲眼看见如何造纸的话,你肯定会忘了苦闷的。

想象一下,车间里,机器从头到尾一台台排列,里面几乎看不见人,但工作并没有停止,而是全速进行着。有些机器,一天能生产上百吨纸。这种机器的筛网一昼夜所走的路程,等于彼得堡到莫斯科的距离。

用木材造的纸,也是这样生产出来的,唯一的区别在于造纸的前半部分工序。因为木头不是破布,要把它捣烂成纤维并清除上面的杂质,需要完全不同的机器和方法。

这次我们也从头说起。杉树生长在森林里,冬天,人们会把杉树齐根锯断,砍掉树枝和尖细的树梢,然后沿着雪橇路运往小河中。

春天来临,小河的水位上涨,浮起原木,那些原木就从小河漂到了大河。人们在那里把原木捆成木筏,然后,欢乐的木排工人就划着木筏前行,行驶一两天后,看到远方造纸厂的熏烟,便在这里把原木拖上岸。

在造纸厂里,原木马上就被用来加工了。首先,用剥皮机剥树皮,然后用削片机把原木削成木片,之后再用筛分机筛选,最后熬煮。煮原木的时候,不像煮破布一样添加碱液,而是添加酸液。把经过熬煮去掉杂质的木材洗净,捣成纤维,去掉碎木块,最后倒入造纸机的筛网中。

这样,从一台机器到另一台机器,杉树就变成了纸张。

我们的纸什么都好,唯一的不足是,它非常不结实,这是由于人们把木材泡在漂白液里漂白造成的。漂白粉腐蚀性极强,肉眼无法发现纸张受到了损害。一千年以后的人类,还能看到我们现在的书吗?也许某个中古时期修士写在羊皮纸上的手稿,寿命都比我们最好的印刷厂印发的书要长。

不过,永久保存书籍和文件的方法已经找到了。1935年,一家实验室制作了第一张永久“书页”,它不是用纸做成的,而是用特制的不碎玻璃。坚固金属质的字母,不是写在那“书页”上,而是熔进去的。那张“书页”的尺寸总共只有一平方厘米,尽管小,它却可以装下整版《真理报》。读这种报纸只能借助显微镜,因此它占用的地方也不多。

刻在“永久薄片”上的最重要的历史文件,保存在科学院的档案馆里。几千年后,历史学家可以通过这张薄片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大事。

我们现在的纸,和第一本印刷书籍的纸,已经大相径庭了。我们现在使用的笔,与古代书写的笔更是截然不同。经常发生只有名称流传下来的情况。有些笔的名称比笔本身活得更长久。铅笔刀不再用来削铅笔,也没有了尾巴长有钢笔尖的鸟。

1826年,马宗发明了制造钢笔尖的机器,从那时起,钢笔就已快速投入使用,代替了鹅毛笔,为人类服务了一个世纪。

想想我们的曾祖父用鹅毛笔写字,真是太奇怪了。在彼得堡办公厅,曾有一些官员,从早到晚给他们的上司削鹅毛笔。这种工作相当费力,还需要很多技巧。笔要求斜着削,削尖,再劈开,比削铅笔难多了。写满一页之后,人们会在纸上撒上沙子来烘干。但信函密封时,沙子也掉到了信封里。抖几下信封,就能听见沙粒在里面滚动。书写工具包括能插入鹅毛笔的撒沙器。

一位发明家在钢笔尖出现前不久,还在售卖鹅毛笔,但这种鹅毛笔是插入钢笔杆中的。也就是说,钢笔杆比钢笔尖出现得早,而不是像推测的那样同时出现的。

铅笔比钢笔古老,人们在古代就已经用铅笔写字。法国人雅克·孔蒂率先制作了石墨粉和黏土混合的铅笔。掺进黏土,是为了不让铅笔那么易断。人们把压紧的石墨棒放入小木板上的凹槽里,再在上面放一块有凹槽的小木板。最后把两块小木板粘在一起。这样就做成了古代的铅笔,外形是有六根石墨棒的板子,然后用刨削机把它切成六段铅笔,最后再磨光,装进盒子里。

铅笔和钢笔,似乎不像其先辈钢条笔和鹅毛笔那样,使用历史悠久。因为在各个部门,打字机早已取代了钢笔。或许有朝一日,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袖珍打字机。

第六章书的命运

拉丁语中有句俗话说:“每本书都有自己的命运。”书的命运经常比人的命运更加稀奇古怪。

比如,希腊诗人阿尔克曼的诗集,这份莎草纸手卷,是以最奇怪的方式流传至今的。如果没有被埋葬的话,它早就毁坏了。并且,人们曾像埋葬人一样埋葬这本书。

古埃及有种习俗,会在坟墓里把死者所有的纸和书与木乃伊—涂过防腐剂的尸体合葬在一起。几千年前人们所写的诗歌、科学著作和书信,躺在木乃伊的胸口,一直保存至今。

陈情韩惜梦  龙凤双胞医圣夫君轻轻宠  白玥纪时谦  苏谨意冷勋  重生二爷宠上天  非孰不可夫人不太乖  挂科狂魔方寒娱乐文  初轻言沈墨尘  我崇祯绝不上吊朱飞  和霸总结婚后被宠哭了  天师道  第一章罗马假日第二章指责第三章没有爱情  重生后佛系女配真香了  苏谨意冷勋  婚婚欲醉:总裁我要离婚  冉絮闻砺  重生后佛系女配真香了  夏知暖温瑾谦果果  挂科狂魔方寒娱乐文  非孰不可夫人不太乖  

热门小说推荐
慕如春风,赫先生!

慕如春风,赫先生!

慕如春风,赫先生!老婆大人说他冷酷,他便对着镜子天天练习微笑和撒娇!老婆想买买买,他就奉上黑卡刷刷刷!有人私下议论他老婆不温柔,他立刻冲过去敲碎他们的牙!老婆大人黑一个脸,他立刻抛下几亿合约回家哄!老婆大人想旅游怎么整?很简单,放假不成就解散!小渣渣看不惯绞尽脑汁的拆他们?那就把他们朝死里虐!若问BOSS做人原则,那便是天大地大老婆最大...

与他婚路相逢

与他婚路相逢

绯城人都说傅泊焉不解风情,冷得像块冰,却偏偏对低入尘埃的钟家养女钟意动了心上了瘾。心上人的婚礼上,她被傅先生困在灯影旖旎的角落被好朋友挖了墙脚还笑着拱手相让,是无奈成全?还是在为他牺牲?她的背脊抵在冰冷墙面上,眼角眉梢不禁漾出缱绻笑意傅先生要是追求我的话,他就是留在心底的风景。男人夹烟的手落在她的红...

鬼医废材妃

鬼医废材妃

她是狂傲腹黑的一代鬼医,一朝穿越竟成一个废物丑女!后母算计,姐妹狠辣,连个丫鬟都敢往她头上倒饭,外加还被将军退婚,全城笑话!废物?丑女?脸上毒解,容颜倾国倾城...

最强透视狂医

最强透视狂医

陈潇奉师命入世修行,踏入这璀璨都市。本该去寻找未婚妻的他,却因为一场意外,成为了秦城女子高中的校医!什么?怎么治疗青春痘?简单,下课之后来医务室!啥?你脚扭了?也简单,下课之后来医务室!卧槽!美女,只是简单的按摩而已,用不着脱衣服吧从此之后,陈潇的生活之中,便是充斥着各色美女的身影!会修仙,会透视,会治病,桃运袭身,抵挡不住!...

我老爸穿越了

我老爸穿越了

突然有一天,老爸告诉我他穿越了老爸我真的穿越了!儿子我信了你的邪!你个死骗子坏的狠!原来我老爸真的穿越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