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灵峰宗论》最快更新[630kan.com]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32面。
这一段是讲能观心性,则具足一切佛法。我们能够观照一念的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我们就能够通往诸法实相,就能够成就无量无边的佛法的功德,这个是天台宗修行的一个方法。看最后一段:
迷此一念即空则为六凡,
迷即假则为二乘,
迷即中则为别教。
对于诸法实相的一个迷悟的差别就安立了十法界。说这个人为什么会在六凡法界流转呢?他的因缘在哪里?就是“迷此一念即空”——这个人他内心当中他一直认为他的内心当中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有这个自我,他的有所得的心使令他虽然造了很多的善业,但是他不能解脱十二因缘的力量,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于生老病死的这个流转的力量,不可以。他内心当中一直处在有所得的境界,他只能在有相的境界分别,所以说他不能解脱生死的。六凡法界就是“迷此一念心性即空”,他一直认为有所得。
“迷即假则为二乘”:二乘的圣人观一切法空,把我们对于常一主宰我的那个颠倒的戏论给消灭了,但是二乘人不修假观,对无量无边的差别因缘他不明白。所以在律上说,有一个居士问一个阿罗汉盐巴要怎么去使用,阿罗汉不清楚;问一个凡夫比丘,这个比丘能够讲出盐巴有十种的功能出来。这个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叫作不染污无知。这种无知它不起烦恼的,不障碍出离三界,但是这个无知是一种所知障,障碍我们所知的境界。佛陀是二障永除,名为正遍知。佛陀能够把这个所知障完全息灭,佛陀那一念心叫正遍知。
什么叫正遍知呢?《华严经》上说,佛陀的一念的心性,一念间造一切法。佛陀的每一个念头明白一切的法,世界上有无量无边的众生,他打什么妄想,佛陀如实地知、如实地见。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境界,正遍知,正确地普遍地了知一切法,同时的。当然这个是甚深甚深,二乘人当然这方面就比较差,二乘人对即假他是迷惑的,所以他不能够去成就无量无边的三昧陀罗尼来庄严他这一念空性。
“迷即中则为别教”——别教的菩萨他有时候修空观,他就会对假观比较薄弱;他一修假观有时候就生起执着,有所得的心又会现前。这个空跟有很难调和,别教的菩萨中道的实相就是很难均等。
惟悟现前一念当下即空假中,则十界无非即空假中,不于九法界外别趋佛界,亦不于佛界外别有九界,是谓三千果成,咸称常乐矣!
三观的修行次第:
刚开始我们先观照现前一念,我们经常地观照我们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这个内心当中就能够入不思议境,入这个妙法。然后,你观你现前一念即空即假即中以后,你就能够以这样的观念普遍地观十法界都是即空即假即中。所以说不于九法界外有一个佛界,也不于佛界外有九法界。这个意思就是说,当然这个九法界是众生法界,那是一个惑业苦的法界,佛法界是一个万德庄严的法界。但是当我们用一念心性来观察的时候,这两个杂染的、清净的法界就统一起来了。就是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轮回顿息。从一念的心性来说,佛法界没有离开众生法界,众生法界没有离开佛法界,就是一念心性的染净的差别而已。这样子呢,“三千果成,咸称常乐”,这个三千果成是比喻佛的无量无边的功德、这种常乐我净的功德就能够慢慢成就。
向此荐取,方知千经万论,咸非心外施设,勉之!
我们能够从心性的即空即假即中去了解,那么你就能够知道一切的经典、所有祖师的开示,所谓的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就是在这个地方。什么是祖师的西来意?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观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这个是三世诸佛、历代祖师的清净的传承,大乘佛法的实相义就在这个地方。
观心法门,观即空是容易理解的,这个即假那是不容易,甚深甚深。这个即假,观这一念心具足十法界的因缘,唯识宗跟天台宗的观法是不太一样的:
一、唯识宗:在观这个即假,观一念心识即假,态度是否定的成份多。说我们这一念心一动,这一念心的活动那就带动了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唯识学认为我们这一念心“每一个众生都有罪”这句话是对的,唯识学是这个意思,就是你内心当中你不能解脱罪业的,不行。所以唯识学修观的时候对心识都是否定的,破执,它偏重在破执。“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所以唯识宗在观心的时候,它是否定的成份多。
二、天台宗:在观心,它偏重在肯定的——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所以你看,天台宗修观的时候,密宗跟天台宗、净土宗都是这个思想,你看这个净土宗,你用什么心情去念佛呢?——阿弥陀佛是万德庄严,不离开我一念心性;我一念心性虽业障深重,但是不离开阿弥陀佛的心性。就是,阿弥陀佛是万德庄严,是我心内的佛,我虽业障深重,是弥陀心内的众生,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应道交。所以天台宗、净土宗跟密宗在观心的时候,它是肯定的。它一开始要你相信你这一念心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等待着你去开发,讲“称性起修,全修在性”。
你念佛,你用什么心情去念佛?你用什么心情去念佛会影响到你未来的功德。你说我是事持,我这一念心是业障深重,是独立的自我,阿弥陀佛是十万亿佛土外有个阿弥陀佛,也是有独立体性的,但是没关系,我们两个是有很大的距离,但是我对你通身靠倒。这样的念佛,你的功德有限,这是一个权教法门的念佛,对治法门的念佛。
天台宗的念佛:
他是要你相信你这一念打妄想的心本身就是具足弥陀的功德,不于九法界外别趋佛界。阿弥陀佛的功德在哪里?就在你打妄想的心中。但是你怎么开显呢?托彼名号,显我自性,假借弥陀名号的因缘,来开显我自性的功德。那么这样子就入了一心三昧,你念佛的时候,念念之间“无不从此法界流”,你这一念清净光明的本性当中发动了一个佛号,这个佛号“无不还归此法界”,最后还是庄严你这一念心性,又开显你这念心性。这样子的念佛呢,智者大师的意思是,大白牛车,圆顿止观。
什么是圆顿止观呢?
就是不管你修什么观、不管你持什么咒,你只要有这样的作意,你知道所有的功德是你一念心所发动出来,最后的功德还是在开显你一念的清净心。从这样子的心性,“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这样子就是入一行三昧。这样子的功德,不管你是修五戒十善,这个人天的善法都能够通向于无上菩提,所有的功德都通向无上菩提。这个就是智者大师讲的“入不思议境”,就是这个叫不思议境,或者《华严经》说“入普贤愿海”。
其实这个普贤愿海,每一个法都是很简单的,就是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法,只是说他内心当中有这样的正见、有这样的作意,一切法往清净心上去会,这个就“入普贤愿海”,是这个意思。所以讲“向此荐取”,你知道所有的大乘经典赞叹佛菩萨的功德,是怎么回事呢?“咸非心外施设,勉之!”无量无边的功德就在你的一念心中,等待你去开发,善知识莫向外求,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是讲到真如实相,我们前面主要是发明空义,从这当中看到中道的实相,看到我们一念的心性,这个时候就真实地看到了诸法的全部的面目。我们再看下一段,看第三篇,请合掌。
(三)教观譬膏火,终始相需。故离教观心者暗,迷心逐教者浮;浮则茫无归着,暗则愈趋愈伪,此末世禅教所以名盛而实衰也。须知一切了义大乘诸祖公案,皆我现前一念注脚,说来说去,总不离我一心;我今此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若不能当下反观,则灵知灵觉之性,恒被一切法所区局;纵慧成四辩,定入四空,依旧迷己为物,认物为己。若能直观现前一念,的确不在内外中间诸处,无体无相,无影无踪,但有一法当情,皆心所现,终非能现。此能现者,虽云“量同虚空”,亦无虚空形相可得。若有“虚空”情量,又是惟心所现之相分矣!一切时放教历历明明,空空荡荡,亦不认历历明明空空荡荡者为心。以心体离过绝非,不可思议故。了知一切惟心,心非一切,忽然契入本体,一切语言公案,无不同条共贯矣。
这一篇就是把天台的观心法门,把它作一个更详细的实际的操作。前面偏向在理论,就是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理论,这以下把操作的方法讲得更详细。第一段先把教观的关系作一个说明。
一、总标
求求你,打我吧 沙雕师妹卷疯整个修仙界 抬头见喜 邪恶进化:从蜘蛛开始毒杀万物 最强治愈师 穿书后水泥工爆改豪门团宠 为提升资质屠个村怎么了? 小球市之星[竞技] 我的代穿任务 动物世界高危职业被听心后怀崽了(快穿) 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拐杖 娱乐:人设这玩意,狗都不要! 天呐!种花家拥有活体母舰 除我以外,全员读心 小心那个精神体! 九敏,让你带娃,你秀翻娱乐圈? 快穿,无心大佬不懂爱 穿越八零:恶毒女配攻略最强军官 凌天诛神录 从零开始的美少女攻略之路
以总分745的变态分数,报考东海大学的江星,在学校报到那天,他却改变了旅途轨迹,去了部队。两年后他重返都市,踏入了两年前原本属于他的校园。一切从校园开始他是特种兵,他是高手,他回来了这是一个低调的富二代闯荡都市的传奇故事。最强高手在都市群号★★★86239803★★★...
欲成仙者得天命,得天命者命苍天。这是一句自古便流传在修炼界的古言。东荒星第一强者独孤傲天偶得天命珠,却在闭关之时遭自己侍妾联合外敌偷袭至死。再次醒来,独孤傲天发现自己带着天命珠,灵魂重生到了海蓝星一个叫李傲天的平庸少爷身上。怀抱绝色天香,脚踩各路天骄,为报前世之仇,李傲天逆袭崛起,踏上了一条重攀巅峰之路真正的强者,就应该站在苍穹之巅,指点江山!李傲天语...
神级兵王回归都市,莫名其妙成为孩儿他爸,从此踏上一条带娃装逼之路,各路美女接踵而来。我只想过平凡人的生活某人如是说。...
阿里文学原创我爱至真,我梦至美,为家人为梦想,我将以尘埃之躯,战遍万界星空!人生是一场宿命,打破桎梏,我要追求永世的逍遥!一品带刀麻雀新年钜献,玄幻精品...
佣金在手,天下我有!于是乎黎筱筱一不留神代驾变代嫁,偏偏还嫁给了死对头!人生艰难,她却迎难而上。不仅要提防身份被识破,还得提防明枪暗箭。终于任务结束,她想全身而退却被男人按在床上,进了狼窝,还想跑出去?...
少年仗剑走江湖,斩妖邪,清污浊,还世间清明。九尺剑气纵横,谁人能挡,一剑可碎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