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第19页)

戴震、段玉裁、王念孙诸人对于《说文》,都不过把《说文》当作一部最重要的古辞典,与《广雅》《释名》等书同有参考佐证的价值。阮元纂辑《经籍纂诂》,更把一切古训诂都搜集排列,看作有同等的参考作用。

搜集古训诂来作治古书的根据,这是清儒的一个基本方法。迷信《说文》固是可笑;但轻视古训诂而空谈义理,更是可笑了。方东树最爱谈义理,但他自己实在不曾明白他所谓“义理”是什么东西。义理应该分两层说:一是古经的意义,一是后人的见解。

清代学者略有点历史的眼光,故能指出宋儒用主观见解来说古经的毛病。我们也应该认清楚:治古书是要依据古训诂的;古训诂有不完全之处,我们应该用精密的归纳比较,求出古书的意义。

我们不可认后人的主观见解为古书的义理。方东树的根本毛病即在于误认宋儒的义理为“直与孔曾思孟无二”。这种完全缺乏历史眼光的成见是不配批评清儒的方法的。

其实,方东树最痛恨的还是清儒(尤其是戴学)对于理学的态度。清学反抗宋明的“心学”“理学”;顾炎武在《日知录》里屡引戴震的话,排斥传心之学;阎若璩在《古文尚书疏证》里指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话是出于“道经”,更动摇了心学的根据与权威。方东树大抱不平,发为驳论道:

夫所恶于禅学即心是道者,谓其专事明心,断知见,绝义理,用心如墙壁,以徼幸于一旦之洒然证悟。若夫圣人之教,兢业以持心,又精择明善以要于执中,尚有何病?……愚尝反复究思之,无论伪古文足信与否,……只此二语即出于巷说里谚,亦当平心审谛,断然信其精粹无疵,不诡于道,足以质古圣而无疑。

这是何等坚强的信仰!这样盲目的信仰往往能阻碍他对于反对派的了解。例如他说:

大抵考证家用心尚粗粗,故不喜言心,言性,言理,言道。又会有禅学心学之歧,为其藉口。此中是非杂糅,如油著面,本不易明。戴氏(震)、顾氏(炎武)以言心为堕禅,论虽灭裂,犹实有其害。近汉学家以致知穷理为堕禅,则直是乱道。不知禅之失政在不求心穷理,而禅之妙亦政在不许求心穷理。才一求心穷理,便非禅。……今汉学家咎程朱以言心言理堕禅,岂知程朱是深知禅之害在不致知穷理,故以致知穷理破彼学而正吾学之趋耶?

说考证家“用心尚粗粗,故不喜言心”,这真是冤枉。考证家最肯用心而不高兴言心;普通的理学家却是天天言心而不肯用心。方氏又说汉学家以致知穷理为堕禅,这话也有点冤枉。

汉学家不但不反对致知穷理,并且正是实行致知穷理。不过他们要致的不是那不学而知的良知,要穷的也不是那得于天而具于心的理。

最冤枉的是方东树说“汉学家厉禁言理”。这几乎是无的放矢的议论。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说“理”字最多,何尝厉禁言理?不过戴氏谈的理不合方氏的脾胃,故方氏说此书“轇轕乖违,毫无当处”(中之上,二十四)。

《汉学商兑》里驳戴震论“理”的话凡有四条。戴震批评程朱“以理为如有物焉,得之于天而具于心,启天下后世人人凭在己之意见而执之曰理,以祸斯民”;又说:“古圣人以体民之情,遂民之欲为得理;今以己之意见不出于私为理,是以意见杀人。”方氏驳道:

按程朱以己之意见不出于私乃为合乎天理,其义至精至正至明;何谓以意见杀人?如戴氏所申,当体民之情,遂民之欲,则彼民之情,彼民之欲,非彼之意见乎?

夫以在我之意见不出于私合乎天理者不可信,而信彼民之情、之欲,当一切体之、遂之,是为得理;罔气乱道,但取与程朱为难而不顾,此为大乱之道也。

戴震根本上反对天理与人欲的分别,所以说“情之至于纤悉无遗憾,是为理”,方东树根本上不能了解此说,所以驳道:

程朱所严辨理欲,指人主及学人之心术邪正言之,乃最吃紧本务,与民情同然好恶之欲迥别。今移此混彼,妄援立说,谓当遂其欲,不当绳之以理。言理则为以意见杀人。此亘古未有之异端邪说!

我们看这两段,便可知方氏全不懂得戴学的宗旨。戴氏说理只是事物的条理;而穷理只是扩充心知之明,至于辨察事情,纤悉无遗憾。为要做到这种求理的本领,我们不能不打破那相传的理说,不能不推翻那个“得于天而具于心”的囫囵的理。

因为人若误认理得于天而具于心,便容易误认自己的私见为天理。所以戴学要人放弃那笼统的,现成的理,去求那区别的,不易寻求的条理。戴学的第一要义在于教人知道“理”是难知的,不是人人可以随便乱说的。

至于理欲之辨,诚如方氏之言,本意是指君主的心术。但古来儒者并不是人人能都像方氏这样认的清楚;他们都只泛指一切人的私欲。

理欲之辨的结果遂使一般儒者偏重动机(心术),而忽略效果;自负无私,遂不恤苛责人,自信无欲,遂不顾牺牲别人;背着“天理”的招牌,行的往往是“吃人”的事业。

所以戴学的第二要义在于指出“己之意见不出于私”未必即是天理;必须要用那训练了的心知去体察“情之至于纤悉无遗憾”,那才是得理。方氏不细心研究戴氏说理的主旨,只能摭拾几句不重要的话,谩骂一场而已。

戴学重在扩充心知之明,使人能体察事物的条理:这是一种新的理学。不是“厉禁言理”,也不是“蔑理”。

戴氏又反对“性即理也”之说;他主张性只是血气心知,别无玄妙。方氏极力替“性即理也”一句话辩护,说此句“与孟子性善同功,皆截断众流语,固非中贤小儒所及见,况妄庸乎?”这全是谩骂的口气了。他的主旨是:

性命之本(四端,五常),无有不善;使非出于理,何以能善?

这种逻辑可用三段式写出如下:

凡善的皆出于理:

性命之本是善的,

故性出于理。

戴学根本上就否认这个大前提。戴学也承认性善;但性善的根据在于人有心知之明能扩而充之,而不在于天理。方东树坚持成见,不能了解戴学;他的驳论只可算是当时人不懂戴学的一个例证而已。

但方东树说汉学家反对致知穷理,这话也有几分真实。戴学全是一种理智主义的态度,真可说是一种致知穷理的哲学。

戴震说:“重行不先重知,非圣学也。”这是何等明显的态度!但焦循、凌廷堪、阮元一班人却不能了解这个“重行必先重知”的态度,他们的哲学往往有轻视致知穷理的倾向。

焦循要人舍理而论情;凌廷堪要用礼来代替理;阮元更倾向于颜李学派,注重实习实行,而有时竟菲薄穷理。如阮元说:

圣贤之教无非实践。学者亦实事求是,不当空言穷理。《大学集注》,格亦训至,物亦训事;惟云“穷至事物之理”,至外增一穷字,事外增理字,加一转折,变为“穷理”二字,遂与实践迥别。

开局继承神魔墓场  斩妖从熟练度面板开始  从县令开始的签到生活  刚成人皇:开局亿倍暴击  妖魔世界里的武夫  我真不想长生  全球碎裂亿万份  路过你生命的每个人  猎妖神殿  吕思勉文集·吕著中国通史(下)  暴力法神  豪门战神狂婿楚叶沈怡雪  毕业之后还要上的10堂英语课  乔国桢、周铁忠夫妇纪念文集  我是明末搬运工  大策划迷你Q  我们究竟该过怎样的人生  美漫:某科学界巫师的刺客无双  小道青帝  吕思勉文集·吕著中国通史(上)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毒后,帝王不立妃

重生毒后,帝王不立妃

她从高高在上的皇后沦为阶下囚。重活一世,风云巨变,而她就是这搅弄风云之人。没有大家族庇护又如何,照样出闺阁,步朝堂,顺便虐得一手好渣。这个姨娘不是善茬,教教你怎么做人。那个高门千金莲花朵朵开,揭开你的面具看你还怎么装!咦?这位仁兄,你挡我道做甚?皇帝磨牙你掐掉的这朵莲花,是朕准备要册封的妃子!妃个毛线!她耍赖掐了又怎样,你咬我啊?皇帝手一挥,千军万马纷纷响应,他圣旨一下把她给朕带回宫,活抓她,给朕做皇后!...

老兵传奇

老兵传奇

地球老兵在异界的奋斗史。人家修炼斗气魔法用的是冥想,主角用打针!人家讨老婆靠追。主角大老婆靠骗!第二个老婆靠抢!第三个呢?...

全民领主时代之我有商城

全民领主时代之我有商城

这是个全民领主的时代,通过领主试炼成为一名领主,可以获得自己的领地,这是属于自己的小世界。领主可以穿梭于诸天位面获取力量,知识,资源来培育自己的充实自己的领地,培养自己的领民。领主也可以相互联合组成军团联盟,攻占整个世界。...

大道主

大道主

穿越了,这个世界太危险,千秋俊杰万古英豪多如牛毛,身怀异宝的赵硕脚踏地头顶天,牛叉轰轰的出现,掀起一路的血雨腥风。先天秘境?上古洞天?无上道器?都是我的,谁动杀谁!仙子?神女?妖女?魔女?嗯,我看见,我征服!完本作品僵尸少爷丹药大亨炉鼎记等,绝不太监...

陆少盛宠小娇妻

陆少盛宠小娇妻

遭遇背叛后,唐若初找了素昧平生的某人组团结婚,各取所需。却不料,这一场婚姻是她整个人生的转折,前路生死未卜,是又一场虐心的疼痛,还是真正蜕变的甜宠,亦或者是她这辈子对爱情最后的停靠?...

女人,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女人,你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娱乐圈甜宠1V1双洁)一年前,某女杜星尘,我喜欢你!杜星尘滚。一年后,杜星尘把人堵在直播间门口。敖小小,你说过喜欢我。滚远了,勿Cue!新婚夜,敖小小问杜星尘你不是说我就是个祸害吗?为什么娶我杜星尘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敖小小老娘不嫁了行不行?身为饭圈毒瘤职业黑粉,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敖小小本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深入剧组第一线,贴身盯人,在线挖瓜。没想到瓜没挖着,却上了影帝杜星尘的贼船这其实就是个职业黑粉想要扮猪吃老虎,结果被狐狸精反杀,吃干抹尽的童话故事。(啥?建国后动物不许成精?别误会,我的主角都是人!)...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