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大约24个月的时间里,几乎世界上每一个主要电信公司的CEO都来到了纽约阿蒙克,要与我讨论他们的公司状况以及与IBM合作建设数字服务等问题。他们给我提供的建议五花八门——从最现代的合作共享活动到完全的合并都有。然而,以一两种方式使IBM接纳一个电话公司为其下属机构,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与一个不同的行业中的管制性公司建立合伙关系,我并没有看到有多大利润可赚。此外,IBM的基础业务尚存在许多问题,我不能再额外地增添负担和挑战了。
但这倒也让我产生了这样的想法,那就是:我们业已拥有大多数电信公司在未来的5年中都愿意与我们建立合作关系的资产,如果世界真的像我们所预料的那样朝着网络化时代发展——而且是朝着多样化的网络发展(互联网甚至在那时都有可能不再是重要的东西了),那么我们的网络价值就会无与伦比。因此,在通向最高数额的赌注之路上,我们选择了谨慎从事。我们曾经认为我们完全可以从与电信公司的合作中赚到35亿美元,但是疯狂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竟然将赌注下到了50亿美元。要知道,这样的一个高价格可是出在一个在IBM利润总额中只占很少百分点的业务上。
这并不意味着对电话电报公司来说就不是一次好的转型机会,因为一旦合作协议达成,电话电报公司将一下子超过它所有的竞争对手。对IBM来说,这也是一个漂亮的战略:我们可以借此从一个随着全球容量的大幅扩增而价值很快就要被瓜分殆尽的业务领域中脱身出来。而且,我们也可以因此避免为了维持网络而对其进行大量资本投资;还有,我们从层次结构的另一个部分中退出,这也并没有什么战略危险。
可以说,IBM内部在理解这一点上还是有些困难的,许多人都产生了抵制情绪。有人激动地指出,我们这是在克扣自己的未来。当我们所有人都相信我们已经处在一个网络时代的边缘时,这些人就是看不到这个全球性发展趋势及其逻辑。公司于是再次出现了“一切都要做到最好”的争论,我们也再次选择了眼光长远地看问题。
个人电脑进退维谷
我在IBM任职期间,或许需要全面调整的最困难的业务领域,就是我们的个人电脑业务了。在将近15年中IBM几乎没有从个人电脑业务中赚到一分钱,而我们在那段时间中为个人电脑业务投入了数百亿美元。在技术创新、人体工程学设计等方面,IBM个人电脑为我们带来了无数荣誉(特别是我们的ThinkPad系列)。但是,这些最终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利润。相反,我们几乎每多卖一台个人电脑就要多赔一些钱。因此我们陷入了困境——如果销售额下降,这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我们之所以会有如此差的个人电脑销售业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控制了个人电脑的关键硬件和软件设备,并因此也控制了个人电脑的价格。当微软和英特尔在努力获取这些主导性位置的时候,我们倒也不是没事可干的袖手旁观者,20世纪80年代我们在对个人电脑业务尚缺乏必要的热情的情况下,也进入了该业务领域。然而,我们一直就过低地估计了个人电脑市场的规模和重要性,也从来没有在物流配送中建立一个持续性的领导位置,物流配送负责人总是一会儿是公司仓库保管员,一会儿又是零售人员、配送人员或者是电话销售系统人员。最后,我们并没有在考虑成本和市场发展速度的基础上以一种全球的方式来制造和生产个人电脑产品。
尽管个人电脑业务领域的业绩是如此令人难以接受,但我们还是从来没有退出该领域的打算。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有些原因可以说只适合于20世纪90年代的环境而不是现在。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在那时从根本上讲,个人电脑代表了高收益和对关键客户的关注,一家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就代表了该公司在行业中的形象。至于IBM是否应该放弃个人电脑业务这个问题,公司内部也进行过激烈的争论,但最终我们还是觉得我们不能全然放弃这个业务,而且这也是我们将来要为客户提供整合解决方案所需要的。
因此,我们采取了一个能够发挥我们在个人电脑业务方面的优势的战略,即主要进军移动计算领域和能够连接其他个人电脑的系统市场,并帮助它们以一种整合的方式发挥作用。我们早该这样做了。我们终于放弃了更商业化的细分市场,并从通过零售商店向客户出售产品的途径转移到直销渠道,例如IBM公司的网上销售和电话销售。后来,我们又将我们的大多数个人电脑开发和制造业务卖给了第三方,这样我们在该细分市场中的风险性就更小了。还有,这一做法尽管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但至多也不是一个小污点,而且我也没有以此事为荣。
我们还采取了其他许多步骤以从部分堆栈中撤退出来,并关注我们的业务量问题。例如,我们退出了网络硬件业务领域,因为尽管我们是该业务的发明者,但我们却在随后的15年或者20年中失于对它进一步地开发和利用;我们还退出了DRAMs业务领域,因为正如前面所提及的,这是一个商品化的和陷入恶性循环的市场;2002年年中,我们还将硬盘驱动业务出售给了日立公司。当我写这些话的时候,公司正在积极寻找其他合作的机会。选择市场的过程和在独特的和可持续的竞争力基础上展开的竞争,对于新IBM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我知道这也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挑战。
误区、神话和教训
随着这一工作的进展,我希望公司的新任领导人能够汲取一些更深层次的教训,这些教训来自以下这些决策。
OS2:“最好的技术就一定能赢”的误区
我特别能理解IBM为什么难以接受。在计算机行业早期发展阶段,系统失败是经常性的状况,所以,谁要是技术好,谁自然就会成为那时的赢家。因此我们就拿我们的OS2系统和Windows系统相抗衡,但我们失败了,于是我们的文化让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们的产品技术比别人的高超,但却在市场上大栽跟头呢?
首先,买家都是一些个人消费者,而不是高级技术官员。个人消费者并不太关心高级但却晦涩的技术容量问题,他们想要的就是个人电脑要容易使用,要有许多唾手可得的应用软件。随着个人消费品的日益增多——从汽车到口香糖,从信用卡到奥利奥饼干,营销和采购也越来越重要了。
其次,微软牢牢控制了所有的高级软件开发商,因此所有最优秀的应用软件都可以在Windows系统中操作。微软与个人电脑制造商之间的关系和协议也使这些制造商只愿意给市场提供Windows系统——这些个人电脑都预装了微软的Windows系统(甚至是IBM自己的个人电脑也同时预装了OS2和Windows系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仅Windows系统的营销和公关工作人员人数就比IBM的软件合伙人或者代理人多得多。我们高超的技术被打败了,被一个仅仅是合格的产品打败了,因为推出该产品的公司真正理解了客户的需要。对于一家像IBM这样的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很痛苦但也是致命的教训。
应用软件:“客户控制”的神话
“客户控制”是IBM等公司所用的一个术语,指的是一家公司保持它对自己的客户以及客户的钱包的控制。它揭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一旦客户从一家公司购买了某件产品,那么公司就会培训自己的员工对该产品的熟悉性以及如何为客户提供支持性服务,以便让自己的竞争对手很难再夺走自己的客户。
作为昔日信息产业的客户,我总是对信息产业公司所说的这种客户控制很反感,也很讨厌。我的观点是,这只是一个供应商在给自己的客户提供服务的工作,而不是什么控制客户!
IBM在“撤出”这个层次中所学到的就是我们可以成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先行者,同时也可以和其他公司一起合作,为市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实际上,从一个IT业客户的角度来看,我可以说,IT合作伙伴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者,并不能由一家只拥有一项技术或者一个层次的公司来完全扮演。客户啊!请注意那些只提供UNIX或者只提供Wintel的公司是怎么回答你们的问题的!请小心那些只致力于开发诸如Linux的供应商!这些公司和供应商仍然在从他们的专用堆栈中看待这个世界。
在IBM,我们现在关注的是另一个不同的层次:客户的业务流程以及我们如何才能将世界级的技术——既包括我们公司自己的技术,也包括其他主导性公司的技术,引进到这些业务流程中来。
个人电脑:还有种种问题仍然无法回答
为什么我们要决定退出应用软件领域、网络硬件领域、DRAMs领域以及数据传输领域,但却不退出个人电脑领域?为什么甚至当我们在OS2系统业务中业已失败的时候,我们还要决定继续留在硬件业务领域?我想那时IBM做出这些决策一定很痛苦,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如果从这些事件中可以汲取一个教训的话,那么我想就应该是战略观点的问题。1993年我说过,我们在IBM中所做出的每一个决策都将由市场来决定,但是当事情发生在个人电脑业务上时,我们的关注点就不是客户,也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了。
个人电脑产业的一个竞争对手正在证明着这样一件事,那就是客户就是愿意通过电话或者是后来的网站直接购买。但不幸的是,我们却在改变传统的销售渠道方面行动缓慢。为什么呢?那时一个不完全的也不令人满意的回答是:因为我们已经一直就在那样做了。
我不是说转向成本较低的直接销售渠道就不会给公司带来一些痛苦,也不是说真正地去实践一个战略观点会和只是说说这个战略观点一样的容易。市场,尤其是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中,发展的趋势就是建立自己的地位、与竞争对手来争夺以及保卫自己的地位。但是,如果我们能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市场上并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事,那么今天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也就没有理由会落后于戴尔公司这么多了。
将我们的层次结构(以及我们的思想)向那些对IBM有积极影响的公司敞开吧。这样做会减少我们的经济损失,并提高我们对客户的整体服务能力。它还会有助于我们积攒足够的资源迎接未来的挑战。大笔的资金和大量的智力资源已经在诸如存储系统、自主性计算机、生物信息以及纳米技术等这些以前不会有多少成果,但现在却令人激动的新业务领域中得到了重新的配置。
这就是我们所要关注的一切。以后我还要回到这个话题上来。
快穿之极品影后任务记 总裁爹地太专情 天降七宝:满级大佬妈咪太会撩 我,百岁老人,扫扫地就无敌了 她的小幸运 绝剑江湖路 母神之命 平民上位笔记 顶流大佬被迫营业后掉马了 医道为仙 宠妻狂魔:我老婆又甜又狠 冷傲仙督宠甜妻 刺客善良 我家老板非人哉 我真的很顶 这个选择太棒了 混在左道当散修 大小姐每天教你做人 路爷又在撩妻啦 天黑别出门
三十年前,平静的小渔村中发生了一起灭门惨案,一家七口人被发现死在家中,除了右颈两个小孔外,全身上下再无半点伤痕,尸体内滴血不剩,调查后却发现案发现场并无血迹残留。三十年后,滨海大学灵异社的七名成员相约前往渔村探险,最后全部失踪...
许你再相守一纸代孕协议,将十九岁的莫云伊推到顾明爵面前。她为他怀孕生子,他也渐渐表露出不一样的温情。就在她以为自己终将成为他的妻子时,一个带着婚戒突然闯入的女人却将这一切撕得粉碎。五年后,她跻身成为国际知名珠宝设计师,头顶耀眼光环,带着萌宝归来。两人再次对上,她神色静淡,语气平平你好,顾先生,我是新入职的设计部总监Ivy他却直接将她堵到墙角,用幽深莫测的眼眸紧紧盯着她女人,这次你休想再逃...
她是权臣庶女,他是东厂厂公。一对伪夫妻,一个把持朝政,一个搅动后宫,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私下她问为什么你要如此宠溺我,不容别人说我分毫?不过是不允许我有半分污名罢了。...
狂战士握着拳头,小子,看到这个沙包大的拳头没有,我这一拳下去,你很有可能会死。林洛,兄弟,我已经学会了飞雷神,你先碰到我再说,行不。重装战士穿着厚重的盔甲,林洛,我就站在这里让你打,退一步算我输。林洛,火遁豪火灭却,我不打你,我只要将烤到七成熟就行。远程射手拿着符文炮狂轰滥炸,林洛,在我的符文炮之下,就算你再强,也会被轰成渣。林洛打着哈欠,咦,我都已经睡醒了一觉,你居然还没...
一本带血的混沌天鉴,究竟隐藏何种隐秘?绝境逢生的易风,又将在修仙界掀起何种波澜?仙道路漫长,永生可有望!...
众人皆知,影帝白夜时不近女色,成名多年无绯闻缠身。突然有一天,微博上爆出他已婚的消息。千万粉丝纷纷懵逼。男神什么时候谈的恋爱?!染指了我老公的那位妖艳贱货,请速度出来领死!我不信,一定是商业联姻,没有感情的那种,呜呜呜!被称为妖艳贱货被商业联姻的舒瑶白夜时,你不许对我崽我的手机屏保动手!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