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章(第1页)

大夫势力太大,国君当然不愿意。所以,季孙氏与国君的矛盾很大,双方都想设法干掉对方。于是,到了季康子执政的时候,他就想出了一个削弱国君的办法──攻打颛臾。颛臾(音专鱼),在今山东省平邑东,是一个风姓的古国,很小。按照当时的制度,方圆不到五十里的小国,不能直属天子,只能依附于大国,叫&ldo;附庸&rdo;(请参看《孟子&iddot;万章下》)。颛臾就是鲁国的附庸。季康子为什么要打颛臾呢?待会我们就知道了。

季康子打算攻打颛臾,这是大事。于是,在季康子手下做事的两个学生,就去报告孔子。这两个学生,一个是子路,还有一个是冉有。冉有长于政治,善于理财,当时的职位是&ldo;季氏宰&rdo;,也就是季康子的大管家。子路,也在季康子那里做事。不过,冉有和子路虽然是季氏家臣,有事还是要向孔子汇报。于是,冉有牵头,子路跟着,去见孔子。

孔子听说后,就批评冉有了。孔子说:阿求,这难道不该归罪于你吗(无乃尔是过与)?颛臾,那是我们鲁国存亡与共的藩属呀,为什么要去攻打(何以伐为)?冉有说,这是老板的意思(夫子欲之),我们两个都不同意(吾二臣皆不欲也)。孔子一听,就知道冉有是忽悠,便反唇相讥说,老板要犯大错误了,你们都不管,要你们这些助理干什么?冉有只好又说:颛臾的势力不小了,离老板的封邑又近(固而近于费)。现在不拿下,只怕对子孙后代不利(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说,阿求!君子最痛恨的,就是装腔作势不说实话。明明是自己有想法,还要找托词。你们说忧患,那我就告诉你们是什么忧患吧!依我看,你们老板的忧患,恐怕&ldo;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rdo;。萧墙,就是宫内的小墙或者屏风。人臣见人君,看见它便肃然起敬,因此叫&ldo;萧墙&rdo;(肃墙)。所以,孔子这话的意思就是:季孙氏真正害怕的,并不是颛臾,而是国君。&ldo;祸起萧墙&rdo;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来。

三君子固穷(4)

孔子这话,击中了季康子的要害,也说明孔子很懂政治。实际上,季康子要攻打颛臾,就是害怕将来鲁君收拾他们的时候,颛臾会帮忙,这才要先下手为强。那么,季康子后来攻打颛臾了没有呢?不清楚,因为史无记载。但孔子因此而发表的一些政见,却流传千古。孔子对冉有和子路讲,我孔丘听说,诸侯也好,大夫也好,都&ldo;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rdo;。为什么呢?因为&ldo;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rdo;。如果能够做到这三条,则本国人安居乐业,外国人心悦诚服,就不会有忧患。自己的事情搞不掂(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却去琢磨发动内战(谋动干戈于邦内),怕是不行吧!

这段话很有名,问题也不少。许多学者都认为,所谓&ldo;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rdo;,应该是&ldo;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rdo;。贫和寡,错位了。这个说法有道理。什么是&ldo;贫&rdo;?就是贫困。什么是&ldo;寡&rdo;,就是稀少。贫困是经济问题,稀少是人口问题。均,是均衡;安,是安定。因此,孔子这话的意思就是:执政者应该忧患的,不是经济贫困,而是分配不均;不是人口稀少,而是人心不安。人心不安,人再多,又有什么用?分配不均,钱再多,又有什么用?还是要闹事,恐怕闹得还更凶。相反,均衡,就不怕经济贫困;和睦,就不怕人口稀少;安定,就不怕政权危险。这就叫&ldo;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rdo;。

孔子这话,不少人听了很受用,还不时拿来说事,甚至用来主张&ldo;吃大锅饭&rdo;,平均分配。其实孔子根本就没有这个意思。他的&ldo;均&rdo;,不是均匀,而是均衡。所谓&ldo;均衡&rdo;,就是按照不同的身份、地位、级别、名分来分配,即康有为《论语注》所谓&ldo;各得其分&rdo;。具体地说,就是级别最高的分配最多,级别最低的分配最少,既不能僭越,也不能弄得底层一点没有。儒家是主张等级制的,所以才先要&ldo;正名&rdo;,以便&ldo;按名分配&rdo;。至于&ldo;大家一样&rdo;的&ldo;平均主义&rdo;,对不起,那是墨家的主张,不是儒家的。

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在这里讨论了。现在的问题是:孔子一门心思想做官要从政,而且有准备,有想法,有策略,还懂政治。那么,他当上官了吗?

可以说当上了,也可以说没当上。孔子做过官的国家,一共三个:鲁、卫、陈。鲁国的官做得最大,一度以大司寇(公安部长)的身份摄行相事,但时间很短。从做中都宰算起,前后只有四年。在卫国做官时间最长,先后两次,加起来七年(卫灵公三年,卫出公四年)。在陈国就只有三年。做什么官,也不清楚。这样算下来,孔子做官的时间,共十四年,占他成年后生命的四分之一。孔子到过的国家,除了鲁、卫、陈,还有周、齐、宋、曹、郑、蔡、楚。他做过官的国家,约占他所到国家的三分之一。看来,他是做官的时间少,碰钉子的时候多。更何况,即便做了官,他做官的三个目的(实施政治蓝图,实践学术主张,实现人生价值),也一个都没达到。更多的时候,是失望地离开。在鲁国,在他国,都如此。

这样一路钉子碰下来,结果是子路发脾气,孔子发牢骚。孔子六十一岁那年(公元前491年)曾经到陈国做官,六十三岁那年(公元前489年)离开陈国去蔡国,半路上被人围困,断了粮,一行数人都饿得爬不起来,当时子路就发脾气了。据《论语&iddot;卫灵公》,子路&ldo;愠见&rdo;,对孔子说:&ldo;君子亦有穷乎?&rdo;这里要说明一下。穷,是没路走,不是没钱用。在古代,没钱用叫&ldo;贫&rdo;,有钱用叫&ldo;富&rdo;;没地位叫&ldo;贱&rdo;,有地位叫&ldo;贵&rdo;;没出路叫&ldo;穷&rdo;,有出路叫&ldo;达&rdo;。达,就是通畅;穷,就是困窘。穷与达相对应,贫与富相对应,贱与贵相对应。贵贱、贫富、穷达,是三组概念。愠见,也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把&ldo;见&rdo;解释为见面的见,则&ldo;愠见&rdo;就是气冲冲地去见孔子。一种是把&ldo;见&rdo;解释为表现的现,则&ldo;愠见&rdo;就是愤怒之情溢于言表。总之,子路怨恨地对孔子说:君子也会走投无路吗?

子路发脾气,孔子怎么说?孔子说,君子当然也会有走投无路的时候(君子固穷),但君子不像小人,一遇到这种情况,就歇斯底里,胡作非为(小人穷斯滥矣)。很显然,孔子这话是批评子路,也是给自己和学生们打气。是啊,君子任重道远,岂能指望一帆风顺?因此&ldo;君子固穷&rdo;。问题是不管遇到什么困境,也不能自甘堕落,不能没了君子风度。这叫什么?这叫倒驴不倒架。

其实孔子也是有怨气的,而且还被别人看出。那是孔子在卫国时的事情。据《论语&iddot;宪问》,有一天孔子在室内击磬,门外有个挑糙筐的汉子听见了。汉子说,击磬的这个人有心事呀(有心哉,击磬乎)!听了一会又说,你这样乒乒乓乓地敲,也太俗气了吧(鄙哉,硁硁乎)!你那点心思,不就是抱怨人家不了解你吗(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水深,就穿着衣服过河;水浅,就撩起衣服过河嘛(深则厉,浅则揭)!这话什么意思?李零先生的解释是:世事的深浅,你又不是不知道,干嘛非得死乞白赖要别人理解你?孔子听了,只好说,他说得如此果决,我就无话可说了。是啊,说什么呢?承认也不是,不承认也不是啊!

务虚笔记  山顶上的传说  病隙碎笔  汉代风云人物  我与地坛  我与父辈  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  为人民服务  女生贾梅  病隙随笔  灵魂的事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潘金莲逃离西门镇  十六岁少女  孤女俱乐部  史铁生散文文论集  丁庄梦  记忆与印象  受活  活着的事  

热门小说推荐
叶先生,还好你也喜欢我

叶先生,还好你也喜欢我

叶先生的心上人回来啦!叶先生听说心上人喜欢霸道总裁,于是叶先生努力朝着霸道总裁的方向发展。叶先生给心上人送花,附上卡片一张女人,你已经成功的引起了我的注意。…送花告白失败没关系,再接再厉!见到心上人后,叶先生开口第一句话就是该死,我喜不喜欢你难道你感觉不到吗?好像有点尬…没关系,还好心上人也是喜欢叶先生的。在一起后,看到心上人一直盯着他的腹肌看,于是叶先生邪魅一笑女人,还满意你所看到...

引妻入局:捡个萌宝来助攻

引妻入局:捡个萌宝来助攻

她正值妙龄却背负高额手术费,为救母亲,她答应交易,生下孩子后远走他乡。五年后,她华丽归国成为炙手可热的儿科医生。谁知刚出机场就被一只萌包子缠上。萌宝咬手指妈妈,求抱抱。某男孩子他妈,我也要抱。宁希无奈望天,不抱,你们再这样,我下半辈子就嫁不出去了。某妖孽俊脸一沉,语气戏谑,被我家娃娃看上的女人,宁希,你下半辈子还想嫁人?宁希满心以为小包子已经很缠人,没想到,这大妖孽比小包子还缠...

镇鼎

镇鼎

镇鼎,镇山,镇岳,镇江河萧邕,战妖,战魔,战九天。QQ群554956659...

为妹而战

为妹而战

这本书写两部分,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网游世界。现实里有各式各样的异能者,武者则是其中肉体强化系的后天异能者。网游是则是以修练为主题的武侠网游,练到高处,甚至能在网游里无限存活,成就永生。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从过去穿越到未来的少年成长史。更简单的讲就是一个为了妹子而不断变强的少年升级史。是一个为了保护妹子,不管是现实里,还是游戏里,都准备将所有人踩在脚下的绝对霸者成长升级史。书友群1号87749898未满,欢迎你的到来。书友群2号未健。这是粉嫩的新书,希望能得到您的评价,您的推荐票,更希望能得到您的点击。那怕是您的怒骂,这一切,都是我的福份。...

奸诈人生

奸诈人生

还能改乜?...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