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美国弗吉尼亚州的诺福克、佐治亚州的萨凡纳等东海岸港口正密切关注着中美洲的运河竞争,有些港口已经迫不及待地加深泊位、增添巨型起重机以及安装3D扫描仪来提升货物处理速度。为应对竞争对手的种种升级举措,2014年迈阿密在加深航运泊位的同时还耗资10亿美元修建了一条隧道。通过这条隧道,每天进出港口的5000辆货车可以从底下穿过游船码头,然后直接开上前往亚特兰大的95号州际公路——如此就可以避免货轮绕过迈阿密直接到萨凡纳。
但迈阿密很快就得面对来自波多黎各这个拉美好表亲的竞争。免税和位于美国的安全边界之内是波多黎各的优势,该国的大型新港口美利坚港将包含整个南部城市蓬塞(Ponce),并能够为进出整个美国东海岸的小型货轮提供高效中转服务。波多黎各也是美国人钟爱的避税天堂。2013年,为吸引超高净值对冲基金经理的投资,该国修法取消了资本利得税。约翰·保尔森甚至称波多黎各是“加勒比的新加坡”。正如田纳西和密歇根为汽车组装展开激烈竞争,如今在港口、航运以及金融方面,美国正面临着越来越多外部竞争。
过不了多久,美国的南部港口也会迎来自古巴发出的货物,而这在前几年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在哈瓦那以西30英里处的马里埃尔,曾经有10多万失去苏联补助的古巴人从那里绝望地逃到佛罗里达。但如今,一个自由贸易区和一个新加坡港务局负责管理的集装箱港口已经由巴西的奥迪布里切特集团(Odebrecht)在此开建。为了创造制造和物流业工作岗位,马里埃尔港允许外国公司建立独资企业,同时提供免税优惠。中国的商务代表团已经多次访问古巴,提前规划由美国恢复与古巴的外交与经济关系所带来的未来商机。
并非所有的新港口或海上枢纽都可以从全球供应链模式转变中获得成功。有的可能永远都不会建成,有的可能会被位置更佳或运营更好的对手所替代,有的可能毁于海平面上升或者自然灾害,有的可能毁于恐怖袭击或内战。但是,所有这些大型基础设施以及把它们连接起来的运河和超级油轮都在告诉我们,我们不断发展的海洋城市文明正在进一步增加各个大陆之间的互联互通,让供给更好地满足了需求。其实在海上流通方面,世界上还有一个能打败今日多数过境走廊的高效之地,那就是北极。
北极的首府
2013年,Facebook在瑞典北极圈的数据中心投入使用。作为该公司美国以外的最大数据中心,它可以充分利用北极圈的自然冰寒为成千上万台服务器降温。但是北极的冰寒却在年复一年地减少。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北极的气温仅仅在过去半个世纪就上升了整整4摄氏度。同1979年相比,如今北极夏天的冰川覆盖面积下降了一半。近200座阿拉斯加城镇面临沉入松软地基或者大海的风险。安克雷奇以西480英里处纽托克的因纽特人村庄,正因面临冰雪融化带来的倾覆之灾而实施整体搬迁。与此同时,从加拿大到瑞典,不少以往唯有冻土的地带如今都已是欣欣向荣的新城,成了新北极经济的重要节点。讽刺的是,格陵兰岛在摆脱丹麦取得自治的同时,它融化的冰盖却成了印度和太平洋岛屿下沉的重要推手。
北极,这座星球上我们曾经难以企及的整片地域,如今正越来越多地为人类所用,与此同时,我们的人文和政治地理也同时得以发展。过去的北极,一年中有一半时间都无法通行,如今的北冰洋一年到头畅行无阻。2010年,俄罗斯只发出4张通行许可,到2013年,这一数字就增加到400。同一年,1.9万吨的“永盛”号从大连出发,经35天到达鹿特丹。目前,经苏伊士运河的货轮是经北极货轮的50多倍。然而,随着地球两极温度上升速度的加快(赤道的海平面则上升得更快),北极将在2020年成为一条主要的可靠航线。
无冰的北极航行有两条主要通路。一是连接欧亚大陆两端(北欧和远东)的北海航线。该航线从欧洲经俄罗斯以北,穿过白令海峡,再通过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到达亚洲,比苏伊士运河航线缩短了整整两周的航程。另一条是连接东亚和北美东海岸的西北航线。该航线无须经过俄罗斯,而是从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以北通行,比巴拿马运河航程缩短了10000公里。
第三条极地航线则可能以近乎穿越北极点的方式抵达冰岛或者正在规划北极转运枢纽的苏格兰,然后自那里分路前往欧洲或北美。在北美方向,货船可以驶入加拿大雄伟的哈得孙湾,然后一路往南进入距离多伦多不超过1000公里的詹姆斯湾进行货物装卸,或者驶入加拿大地理中心——马尼托巴的丘吉尔港,在这里有通往加拿大全国各地的铁路网。
北极于全球未来的关键性不仅在于航运,也在于资源。随着西西伯利亚气田开发殆尽,北极已经成为俄罗斯最大的新天然气生产来源。为了开发石油和天然气储备,西方的能源巨头,包括美国的埃克森、法国的道达尔、挪威的国家石油公司等同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密切合作,从挪威附近的巴伦支海到阿拉斯加附近的楚科奇海,调配先进的钻井平台,并在数十万平方公里海域的巨型冰川间巡航。制裁只会让这种合作受到短暂的侵扰:虽然俄罗斯武力进入了乌克兰的边界,但为了确保北极理事会成员之间的良好合作,俄罗斯妥善处理了与挪威在巴伦支海以及与美国在白令海问题的争端。2015年,俄罗斯声称对120万平方公里的北极海床拥有主权,而这一区域大约拥有800个油气田,油气储量预计占俄罗斯现有储量的一半。俄罗斯石油公司的董事长伊格尔·谢钦(IgorSechin)曾称俄罗斯是在努力创造一个新“油区”。在一个供应链世界的功能性版图上,这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动作。
到目前为止,各国之间尚未在北极因资源争夺而开战,反倒是为了吸引更多投资资源而迅速解决争端。加拿大学者迈克尔·拜尔斯认为,北极是最接近国际关系白板之地,因为按照国际法,没有国家拥有北极主权。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国家对北极声称主权。实际上,俄罗斯和加拿大毫无争议地控制着其北部沿岸附近关键航道的多数部分。与此同时,美国、挪威和丹麦都规划了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2007年,俄罗斯在北极附近海床插了一根1米高的钛制旗,2014年又在北极高纬度地区开展了自苏联解体之后的最大一次军演。如今俄罗斯组建了拥有两个永久旅的北极司令部。此外俄罗斯还在北极部署了更多核潜艇,并且在国际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楚科奇海弗兰格尔岛设立海军前哨站。加拿大也把北极政策放到了优先以及核心位置——按前总理斯蒂芬·哈珀的名言来说就是“用进废退”。作为“北方战略”的一部分,加拿大已经组建了海警护卫队,投资修建新的破冰船,在西北领土上建设军事物流中心,还进行了一项代号为“洛基”(Loki)的隐形雪地车测试。加拿大的努纳武特是2010年七国集团财长会议的举办地,这个位于北极的省份居住着3万因纽特人,面积堪比西欧。魁北克雄心勃勃的北方计划(PlanNord)将目前无人居住但水电资源丰富的北部延伸区纳入了其能源网络。连美国海军也在2014年发布了名称古怪的“北极路线图”,以指导海军如何在极少基础设施的环境中展开长程海上行动。由于奥巴马2015年批准了北极钻井,阿拉斯加沿海水域的海军巡逻也将更为密集。
如今在北极宣称拥有主权者众多,如此一来,对于如何在这片之前地图上未标识的地理区域上确定领土权利,测绘工具就变得至关重要。最近对北冰洋海底200公里山脉的调研确认该山脉与格陵兰岛的大陆架相连,而这也让丹麦对之前为加拿大和俄罗斯所拥有的北极宣称主权。但是丹麦有几艘核潜艇?
随着北极冰盖的融化,同样的竞争也开始在地球的另一极——南极上演。南极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本地居民的大洲,但每个夏天,来自30多个国家的近4000名科学家在这里的100个研究站和野外营地中工作。如今,每年来到南极的观光客就接近4万,其中多数都是乘坐阿根廷的游轮而来。尽管有大约12个国家宣称对南极拥有各种主权,让南极的政治版图看上去像是一张被以不同形状重叠切割的比萨,但1961年的《南极条约》禁止在此进行任何军事活动或石油勘探。
任何北极、南极能源新发现都会令亚洲的经济强国兴奋不已,因为这意味着可以更少地通过马六甲海峡从动荡的中东进口油气。中国、日本和韩国乐于提供运输工具,自2009年以来就建造了100艘新的液化石油气运输船(以及数艘破冰船)。中国一直想加入北极行动。在冰岛,中国试图购置大片的土地,但这一购买意向被该国国会否决。不过,中国亿万富翁黄怒波在挪威最北部的灵恩(Lyngen)买下了大片原始山地,同时还在竞标斯匹次卑尔根岛上一个矿产丰富的峡湾。中国在数年的游说之后获得了北极理事会的观察员地位,然后就企图在理事会中说服丹麦,使之允许中国在格陵兰岛展开规模更大的铁矿和油矿投资。
北极是一个面积巨大、跨越多国的交通与资源区,但它仍需要一个首都。和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麦克默里堡一样,挪威的希尔科内斯也正在成长为北极的一座新兴城市,每年都有数千人口的增长,来自其他地区的按周工作者数量更多。作为本区域物流潜力的核心供应链节点,希尔克内斯终有一日会成为北极事实上的首都。位于北纬69度的希尔克内斯是世界上最北的城市,虽然它的经度位置和伊斯坦布尔接近,但却和奥斯陆和苏黎世处在一个时区(希尔克内斯位于东一区,伊斯坦布尔位于东二区)。不过时区问题也许并不重要,因为这里一年中会连续三个月没有白昼,三个月没有黑夜。随着温度上升,这里冬天的温度或许将不会像现在这样低至零下40摄氏度,而越来越多的北极商业机遇开掘者,则可以在这里享受到一个商业广告所宣称的“日不落波西米亚夏夜”。
200年前,先住民萨米人还可以在这片布满驯鹿与峡湾的雪域世界信马由缰。在冷战期间,这片叫作芬马克的地区成了北约和苏联唯一直接接壤的边界。与俄罗斯交界的希尔克内斯是最后并入挪威王国的一片土地,仍然被挪威人称为“挪威的俄国城”。数千俄罗斯人仍居住在这里,所有标识都是挪俄双语。E105高速公路自希尔克内斯出发,一直向东延伸至250公里外的摩尔曼斯克,继续向南2000公里就到了莫斯科——到奥斯陆的距离也大抵相当。在希尔克内斯,居住于两国边界30公里(很快会扩展为60公里)以内的任何俄罗斯人或挪威人都可以凭借一张特殊的“边界签证”在两国之间自由往返。
新的巴伦支海合作框架支持了区域的石油开采、捕鱼、航运、旅游以及工业升级,俄罗斯则是这一框架的最大受益者。尼克尔(Nikel)是希尔克内斯的姊妹城市,其位置就在挪俄边界另一侧的几公里处。附近的矿山让这座城市蒙上了黑色的烟尘,其出产的基本金属镍(Nickel)则赋予了这座城市尼克尔的名字。这里的镍便宜而丰富,在希尔克内斯的帮助下,俄罗斯人大量开采并更快速地将其销售至亚洲市场。从希尔克内斯到坎达拉克沙的白海一带正成为俄罗斯最为现代化的工业区,引得俄罗斯铝业等公司从西方进口顶级设备到此,以满足全球对高品质铝的需求。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边境地区生活的人们却没有境内同胞们的那种边境思维。在希尔克内斯,几乎没有一单生意不需要边境对面的俄罗斯伙伴,反之亦然。对于他们而言,跨境互联互通是一种持久的存在,而制裁不过是其中的一段插曲。在此处,人们通常更喜欢的是商业,而非边境。
希尔克内斯正成为一个多国首都,只不过负责其运营的不是政客,而是周边各国的商会。在这里,我们看到供应链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成长,同时也扩展了整个区域与世界的连通。以挪威楚迪集团(TschudiGroup)为首的众多企业在这里建设新的巨型港口、油品码头以及各类交通设施,希望重要区域枢纽之间更加无缝接合,并有效促进货物的进出流通。希尔克内斯装运速度的提升也有利于瑞典和芬兰的铁矿石出口。为了满足中国的需求,瑞典北部城市基律纳扩大了矿采规模,并为此迁徙安置了1.8万人口。芬兰正在修建一条从拉普兰首府罗瓦涅米(据说是圣诞老人的“官方”故乡)到希尔克内斯的国家南北高速,同时还在扩展铁路线,以便于矿业企业将矿石运往港口——巨型的中国干散货轮正在那里等待装船出发。
整个巴伦支海区域的现实告诉我们,一个看起来空空如也的地方可以和一座生机盎然的全球城市一样具有世界性,与此同时,深入的地缘政治纹理亦可以令一个看似无政府状态的系统运转起来。此外,这里也日益成为一个超越本地区国家界限的文化社区。安德烈亚斯·霍夫曼(AndreasHoffmann)博士是“北欧主义”(北方主义)项目的负责人,他从18世纪的画家和音乐家那里寻求北极身份认同的根源,并举办一系列挑战本地区肆意政治分立的常规展览。例如,他在挪威同俄罗斯之间结冰的湖面上举办冰球比赛,并在冰面上沿着两国的“边界”画出比赛的中线;又或者做出一个代表北欧四国边境区的棋盘,上面所有的棋子都是白色的,每走一步,棋子之间的身份就越加融合。在他主持的跨境咖啡馆(TransborderCafé)的月度主题活动上,来自70多个民族的人们齐聚于这间舒适的咖啡馆中,提出区域性倡议,赞美本地的萨米文化。如今,远近的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到崭新而趣味盎然的旅游项目,例如参观巴伦支野生动物园,或者在体验北极苔原生存训练的同时用钢夹子捕螃蟹——这些个头巨大的堪察加螃蟹不久之前刚从俄罗斯引进,生长于本地的峡湾中。(过去10年,观赏鲸的人数一直在增长,然而随着水温上升,鲸已经迁徙到更远的北部。)
从北部而非侧面的全球观察,视边境为无物的极端气候生活,以及一种共同北极文化的塑造,促成了一种地理关系新思维的诞生。“中国如今也是我们的邻居,”霍夫曼开玩笑说,“它离这里不过20天的船程!”
到2100年,变得更为辽阔的波斯湾海峡预计将愈加湿热难当,人类在此处的户外安全活动时间将不超过几个小时。20世纪见证了全球南方人口的增加与北方人口的消减。然而在21世纪,大批人口将从南方迁移至北方:在气温上升、干旱以及海平面上升三重灾害之下,赤道地区和南方的人口将会涌向气候更加温和、更适合农业生产的地区。加拿大和俄罗斯将成为巨大的农业生产基地,可以为全世界绝大多数人口提供口粮,如此一来,这两个国家如今几乎完全无人居住的地区将会出现经营农业的劳动者。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地区将会出现更为坚实的公路、铁路以及城镇。如今北极地区的人口只有400万,但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这里的人口将增至4亿。
管理一个越发拥挤而繁忙的北极区域将成为挪威的一项全职工作。“奥斯陆在中东的外交努力和诺贝尔和平奖不过是因富裕而生的奢侈行为。随着挪威的石油日渐减少,他们将会逐渐将重心转回北极,并在这里打造一种能够成功运行的新模式。”北极首席战略思想家、前巴伦支海秘书处负责人、现希尔克内斯市长鲁内·拉斐尔森(RuneRafaelsen)如是说。拉斐尔森所言极是。一个世纪之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挪威以非军事化为前提条件,向所有国家开放了其战略要地、资源丰富的斯瓦尔巴群岛,从而创造出了一种解决冲突的新模式。如今在斯瓦尔巴群岛最大的岛屿斯匹次卑尔根岛上,一个现代艺术博物馆正在建设之中,而在2008年,这里就建立了种子库——一个储藏了150万颗种子、覆盖数千植物物种的高科技设施。这些种子可以作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备份,以预防全球性大规模农业歉收。
但北极地区本身可能就需要这些种子,因为如果全球的气温比现在升高4摄氏度,整个星球的加拿大和俄罗斯以南地区会出现大规模沙漠化和农业歉收。事与愿违的是,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加拿大西北地区融化的永久冻土层使得全球的北部纬度地区变成了一片大沼泽,每年释放的甲烷(一种温室气体)多达500万吨,而这进一步加剧了这些地区以南生态系统的消亡。未来全球变暖的主要表征将不再是中国冒烟的工厂或者洛杉矶拥挤的高速公路,而是加拿大和俄罗斯无边无际的苔原。也正因此,即便它们的地理特征成了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无疑也是全球变暖的赢家。
北极地区人口激增后的情况可以参鉴南美。南美洲首先是被伊比利亚帝国主义者殖民,然后是非洲奴隶涌入,而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爱尔兰1845——1852年的饥荒、德国1848年的革命、日本“一战”时期的大米危机、“二战”大屠杀以及黎巴嫩内战等又送来一拨又一拨的游民。如今的南美具有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实现了几乎完全的城市化以及种族混居。
在新兴的肥沃之地上,对90亿潜在人口的更积极再分配不仅可以使得这个星球变得更为开放,而且能使其更为公平、可持续以及高效率。在20世纪中期,对全球人口增长与食物短缺的忧虑曾经让不少法律学者发难,称在数十亿人营养短缺之时,几百万澳大利亚人无权拥有整个大洋洲大陆。随着人口密集的赤道地区迎来越来越多的干旱、农业歉收与荒漠化,北部高纬度无人区则日益融化、变暖、草木茂盛,涌入加拿大和俄罗斯的大规模移民是否会将这两个国家变成国际管制的农业产业殖民地?
因为这两个国家无法在短时间内承受新公民大量出现所带来的压力,初期的财务和行政成本势必需要由国际机构和投资者承担。但是,俄罗斯和加拿大都会从人口的一倍或两倍增加中受益(加拿大人口可以增加四倍)。气候移民不会转移到贫瘠的地方:俄罗斯人口少于百万的城市超过十几个,其死亡率和移民率远远高于出生率。即使新的移民不会成为国家公民,他们的存在也会为政府和企业创造大量的经济活动。100年以后,中国——西伯利亚地区可能会住满中国人和来自全世界的气候移民。
重生:影后夫妇疯狂撒狗粮 夫人,总裁他罪不至死 盗墓笔记之尘封的记忆 凰谋天下 重生九零之神医商女 沈再云夏顾雪重生鉴宝 守城使 她切回满级大号了 婚心动魄:我的神秘大boss 前妻别跑:偏执慕总放肆宠 面对秋阳 蜜宠霸爱:厉少,你失宠了 神王殿 天才萌宝:爹地超宠妻 重生年代:胖厨娘的红火小日子 世家三代录 人在航海,开局艾尔沃特海战 小农女种田忙 市场·情场·官场 穿越梦境
一代仙尊韩当受小人暗算,被林家长女所救,为报答救命之恩入赘林家,本想韬光养晦,却受尽白眼跟欺辱,三年后,重新修回功力的韩当必将让所有人为之颤抖!...
不要叫我后妈,我没你那么大的儿子!艾天晴一直以为自己要嫁的人是一个快六十的老头,直到某天晚上那个邪魅冷血的男人将她抵在了门上,从此她的日子就...
欲成仙者得天命,得天命者命苍天。这是一句自古便流传在修炼界的古言。东荒星第一强者独孤傲天偶得天命珠,却在闭关之时遭自己侍妾联合外敌偷袭至死。再次醒来,独孤傲天发现自己带着天命珠,灵魂重生到了海蓝星一个叫李傲天的平庸少爷身上。怀抱绝色天香,脚踩各路天骄,为报前世之仇,李傲天逆袭崛起,踏上了一条重攀巅峰之路真正的强者,就应该站在苍穹之巅,指点江山!李傲天语...
作者君风雪的经典小说万界神帝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万界神帝三千大道,天道逆天道王道修罗道吞天道三月前,少年遭到道侣迫害,跌落无尽深渊!三月后,少年从神魔洞天归来,一手持轩辕剑,一手持鸣鸿刀,骑着逆天神龙,领着吃货饕餮,征战天地间。大道三千,殊途同归,逆天一道,谁与争锋?跨越诸天七界,超脱六道轮回,纵横八大遗迹,唯我逆天帝独尊!...
续集异域之迁徙恢复更新,书号135304作为冶金硕士的李明,在现代社会中混得很不如意。就在他独自来到北京后的一年之后,倒霉的事情便接踵而至。先是莫名其妙的被陷害入狱,以至于被判死刑。接着又莫名其妙的被救出,莫名其妙的参加了魔鬼一般的训练,最后莫名其妙的被一个科学狂人传送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空间。然而从那里开始,他的命运被彻底的改变了。在这里,他得到了以前想也不敢想的美女的青睐在这里,他那两手半吊子医术拯救了千千万万的百姓。在这里,他又遇到了以前在武侠小说中才能看到的武林高手。在这个异域空间中,他的人生注定不会平凡在这里,他的才能注定要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同样的,在这里,他也将遇到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困难和危险。也许这是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也许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但我希望将我的故事和你们一起分享,也希望我的小说能给你带来轻松和欢乐。...
林江今天要结婚了。但是新娘长什么样子他都不知道他站在酒店门口,犹豫着要不要进去赴婚约,最后心一横,决定遵照爷爷遗命,以报顾家老头救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