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章(第1页)

这里孔子对子贡说的话,点出了&ldo;诗&rdo;的道理是什么,作诗学诗的人,并不光是想当一个诗人,否则当诗人就要被骂&ldo;如何放屁在高墙&rdo;。所以诗的目的,并不是专搞文学,其中所含的道理非常重要。关于诗的文化,孔子在下一篇说了,在这里他告诉子贡,读了诗,并不是教你变成一个酸溜溜的书呆子,一定要&ldo;告诸往而知来者&rdo;。岂但作诗,我们读历史也是一样,我们为什么读历史?现在大学里的历史系、历史研究所的研读历史,虽然拿到好成绩,但对作人做事,一点用处都没有。我们中国人过去读历史,主张要学以致用,它的精神就是&ldo;告诸往而知来者&rdo;,懂了过去就要知道未来,这也就是诗的精神。

到了最后,是这一篇的结论了。大家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来,《论语》第一篇《学而》篇的开始:&ldo;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rdo;你看这一篇文章又是怎么作结论?恰恰好头尾相顾。最后一句怎么说呢?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是《学而》这一篇的精神所系。他说一个人不怕人家不了解你,最怕你自己不了解别人。这就归结了那句&ldo;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rdo;大概人们都有的一个通病,就是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往往我们说错一句话,脸红了;但三秒钟以后,脸不红了,自己马上在心里头找出很多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完全对,再过个把钟头,越看自己越对。人,就是这样,所以人总怪人家不了解自己,而对于自己是不是了解别人这个问题,就不去考虑了。所以《学而》这一篇的宗旨,最后的一点,以本篇第一节的&ldo;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rdo;为重点。这个结论的重点就是你为什么在心中怨恨?不要怕人家不了解你,最重要的是你是否了解别人。于是这一篇作学问的目的,到这里得到结论,整个结束。为政第二

孔子不谈政治

第一篇《学而》是讲个人作学问的内在修养,接着下来第二篇《为政》则是讲学问的外用。

不过提到为政,有一点要注意:我们常发现在一些著作中,许多人认为《为政》是孔子的&ldo;政治思想&rdo;,或者用现代的语汇来说,称之为&ldo;政治哲学&rdo;。在我个人研究的结果,认为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孔子很少提到完整观念的&ldo;政治&rdo;,孔子只说&ldo;为政&rdo;,这点我们要特别注意。站在学术的立场,态度要非常严谨。我们常说一句话:&ldo;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服真理。&rdo;作学问的立场,就是&ldo;在学术面前,态度要非常严谨,服从真理。&rdo;孔子只讲&ldo;为政&rdo;,不谈政治;&ldo;政治&rdo;如国父所说的:&ldo;管理众人的事。&rdo;孔子所提的&ldo;为政&rdo;是教化,教化是中国文化的名词,不能看成是教育。教是教育,化是感化,但过去又不叫作感化,而叫作风化。为政的意义包括了教化。这个重点我们必须把握住。因此第二篇《为政》,也是谈到学问外用的道理。

大政治家的风范

子曰:为政以德,其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ldo;共&rdo;即&ldo;拱&rdo;。这几句话,表面上看来,非常容易懂。孔子提出来,为政最重要是&ldo;德&rdo;。说到这里,我们要注意,春秋战国时代,&ldo;道德&rdo;两个字,是很少连篇来用的,那个时候,道是道,德是德;魏晋南北朝以后,到唐宋之间,才把这两个字连起来,变成一个名词为&ldo;道德&rdo;;到现在年轻人一提到道德,都当成讨厌的名词。这是文化思想的演变。所以我们要知道,秦汉以前,德是德;而&ldo;道&rdo;与&ldo;天&rdo;,在当时可说是最麻烦、最难于界说的两个字,同样的有无穷意义。有时候&ldo;道&rdo;字,是形而上的那个本体的代表;有时候是道路之道,有时候是原则或法则,像《孙子兵法》:&ldo;兵者诡道也。&rdo;这个道就是法则的意思;有时候又是道德的代表。&ldo;天&rdo;字也是这样,包含有四五个意义之多。在同一本书,甚至在同一句里,前后的道字,所代表的意义就不同。这个好像是中国文化的毛病,其实也是长处,尤其在古代印刷术还没有发明,一个观念用一个字来代表,用刀刻到竹简上,在当时就足以完全表达。

再说到这个&ldo;德&rdo;字的意义,过去&ldo;德&rdo;是表示好行为的成果和作用。古时人解释&ldo;德者得也&rdo;。因此我们了解孔子讲的&ldo;为政以德&rdo;,是好行为的成果,也和后世讲的&ldo;道德&rdo;意义差不多。如果不作深入研究,一般在学校里,就告诉学生,这里的&ldo;德&rdo;就是&ldo;道德&rdo;,因为学生不到相当的程度,老师也无法多搬古董来为他们作详细解说。孔子为什么提出这个&ldo;德&rdo;字,这是第一个问题。

星辰知多少

第二个问题说到&ldo;北辰&rdo;。我们中国文化发达得最早的是天文。过去我们把天体分成二十八宿和三垣‐‐紫微、少微、太微,类似于我们现在讲天文的经纬度。经纬度是西方的划分法。曾经有位天文学家主张,我们自己重新划过,不照西方的度数划,如格林威治时间是英国人划的,与我们不相干。我们为什么不讲自己的中原时间,或以台湾作中心,把经纬度再划过呢?而事实上,我们过去是划分过的。天体的分度为三垣、二十八宿,就是把天体星座的范围,划分二十八个部分。为什么叫&ldo;宿&rdo;呢?这是指每天太阳从西方落下去的时候,东方天上是哪一个星座出来,这星座就是&ldo;宿&rdo;。这出来的星座,每个月不同,每半个月不同,每七天不同,所以分作二十八宿,又分为十二辰,作为时间与天体的关系。过去发现了北斗七星,就是现在西方人所指大小熊星座之际。在夏天我们可以看到一条银河,在银河的北面,那七颗最亮的星就是北斗星,这七颗星连起来,像舀水的瓢,古时叫&ldo;斗&rdo;。现在的天文学,也没有离开我们老祖宗那个原则。整个天体那许多星星,都是以北极星作为中枢,众星拱卫着它,每到晚上,北斗七星的斗柄前方,一定有两颗最亮的星,名招摇二星,它的光最为闪烁,很容易看见。春天北斗星一定指着东方的寅宫。过去做大将的,要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人事,无所不通,才能带兵。因为天文在军事上非常重要,就拿行军来说,如夜间迷了路,即观星斗,不藉仪器,就可辨别出方向来。我国过去这一套文化是很普遍的,现在对于固有的&ldo;天文学&rdo;,我们反而一点认识都没有了。对于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东西,我们不能不注意,一定要把它捡回来。

一年四季,天体星座的移动,好像听北斗星的指挥,跟着它,绕着它转动。不但一年四季,每个月北斗星所指的方向都不同,整个天体随时在运转。每天十二个时辰,北斗星的方向也在变动,而且这是几千万亿年,固定的一种变动,不能错乱,事实上它也决不会错乱。

对于&ldo;北辰&rdo;我们了解了,那么孔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ldo;为政以德&rdo;,内心有道,表现在外的行为就无懈可击。譬如北辰,有中心的思想,中心的作风,以道德的感化,你在那里本身不要动,只要发号施令,下面的人就像满天无数的星座,都会跟着你的方向动。

唯识与中观  小崽崽他超行的  如何修证佛法  卿宓  易经杂说  桃色镜头  你妈就在那里  温故而知新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一树海棠压梨花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孟子旁通  历史的经验  何如  修车沦陷  我爱吃肉肉  严拓  猫犬系男子  烈狗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热门小说推荐
暖婚八零之全能娇妻

暖婚八零之全能娇妻

作者九朵火的经典小说暖婚八零之全能娇妻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一睁眼,贝瑶重生到了八零年代,变成了人人唾骂的花痴女。据说为了嫁给顾家大少,不惜豁出自己清白设计陷害他,傻事干了个遍。贝瑶摆摆手,表示小意思!她可是震惊全球赫赫有名的商业鬼才,多少大佬都被她碾成了渣渣,区区一点骂名而已,她随手就能解决了!顺带再动动金手指,左手虐渣右手致富,在这个古朴的年代混的风生水起。可是这个男人是怎么回事?不是极端厌恶她设计陷害他,恨不得从不认识她么?怎么一口一个媳妇儿追她追...

再入仕途

再入仕途

新书官鼎已上传!...

都市鬼谷医仙

都市鬼谷医仙

身具鬼谷道门奇术与医术的林煜入世修心。他通天道,知阴阳,以一手鬼谷医术纵横都市。坐拥财色天下。一手板砖,一手医经,打得了畜生,救得了苍生本友群450965369,vip群,仅限正版用户。...

王牌法神

王牌法神

一个差点被冻死的少年,意外的成了圣魔导的徒弟,获得上古留下的神族作弊利器,从此开始了幸福的生活。书友群89035891(已满)感谢书友MagicLove提供书友群35055341(新开)感谢书友尼古丁提供...

校花的龙武狂兵

校花的龙武狂兵

校花的龙武狂兵字数1516610一代龙魂兵王陈锋因战友临终前的嘱托回到国内,肩负起了照顾战友妹妹的责任,从此肆意花都。陈锋说男人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谁动我衣服,我断谁手足!这大概就是一个陈锋在都市成为了滔天巨擘的故事。...

飞扬跋扈

飞扬跋扈

叶锋用沉寂三年的时间,突然一举完成了仙侠这个游戏里面最逆天的任务,在刚刚想要享受天下第一人爽快的时候,却意外来到了一名叫做叶锋的修仙者身上,成为了逆天剑派最底层的内门弟子,却被剑派长老紫晓真人拣去帮忙炼丹扇火,却意外发现,自己脑海里有所有丹方,跟炼丹的注意事项,以及炼器等等。最重要的,紫晓真人发现叶锋竟然是修仙天才!这一下子,真的了不得了!逆天剑派,飞扬峰上,让我们的叶锋同学,开始一段有趣的,飞扬跋扈的修仙旅程吧!叶锋管你什么仙二代还是天才!敢跟我高调,敢跟我装逼者,让你们通通知道什么叫做飞扬跋扈!叶锋飞扬跋扈,我为雄!...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