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小燕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第139章冰寒之地
及至夜里10点多,窗外传来了卡车的轰鸣声,和衣躺在床上的佩特一骨碌爬起来,撩开窗帘观察片刻,欣喜地对林恩说:“长官,是我们的人回来了,我下去开门。”
外面天寒地冻,林恩自从来后,除了小解,一步也未曾离开过这个阁楼,老盯着地图也看不出个天机来,这会儿正坐在炉子旁擦拭摆弄枪械。尽管长于射术,但普通的莫辛-纳甘步枪并不适合自己,因而早早让佩特从藏武器的暗格里帮自己找了一支手枪,居然还是德国造的鲁格08。听佩特说,这里的枪械装备大都是他们扮成废旧物品回收人员从乡间居民那里偷偷买来的——之所以是“偷偷”,是因为苏联官方要求民众将拾获的军用枪械全部交公,大部分人都老老实实照做,也有那么一少部分人觉得无偿交公划不来,又不能公开转让出售,只好以废品名义卖个比废品稍高的价格,回收人员也心照不宣地给价,买下这些枪械加起来也没花多少钱,只是碍于没地方储存以及没有明确用途,加之这种收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这才没有扩大收购的规模。
昏暗的煤油灯下,林恩细细检验,枪确实是正牌的好枪,只是在烂泥里泡过,之后又没有得到正确的养护,因而外观上污浊不堪,里面的一些部件也受了影响,所以重新擦拭并且滴加了机油,它便又基本恢复了往日的光亮,只是可用的弹药仅有弹匣里的这三发子弹。
佩特下去之后,林恩不慌不忙地来到窗户旁,透过窗帘缝隙看到自己先前乘坐的嘎斯汽车驶入机修站,从车上面下来的是芬特里格和绘制地图的那个弗兰茨。
米蒂戈出去后仍未归来。
眺望远处,没有月光和星光的世界几乎一片漆黑,零星灯光的位置是固定的,唯有视线的尽头,北面的夜幕,泛着奇异的橘黄色,想必是受列宁格勒市区的灯光所映。
不一会儿,芬特里格和弗兰茨顺着楼梯爬上阁楼,佩特又小心谨慎地将机修站大门给关拢了。
“长官,我们没找到机会下手,酒店外围到处都是新增加的岗哨和暗探,看来您判断对了,那个俄国将军很可能认出您了!”芬特里格一上来就急切地报告说。
林恩对此并不感到惊讶,他从容不迫地点了点头:“果然!”
芬特里格在炉子旁坐了下来,摘去手套迫不及待地暖手,同时语速飞快地用德语说:“您的判断真是太准确了,长官,当初若是我们晚走一些,说不定就被困住了!都化妆成那样了,没想到还是被认了出来,看来下次出门还是随身多带些装备,今天若是化妆成白发苍苍的老头子,那个俄国将军要是还能认出您来,我就彻底折服了!”
林恩平淡地回应说:“东方有句古话:化作灰都能认出来。指的就是深仇大恨之人,不论对方容貌如何改变,见了面还是能够认出。”
芬特里格无奈摇头:“可惜没机会接近酒店,也没见那总台女服务员出来,估计是受了特殊保护,以便军方抓到我们后用于指认。”
“罢了!她若是记得,早就将情况告知苏联军方,那马特索夫将军又能够认出我来,就算将她干掉也没太大的意义。”林恩走到炉子旁坐在弗里茨身边,“你叫弗里茨?”
青年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看起来应该是个心怀志向之人,他连忙答说:“是的,长官,您怎么知道?”
林恩搓了搓手:“是米蒂戈少校告诉我的,我们下午仔细研看了你手工绘制的作战图,觉得它的制作非常精细标准,堪比大参谋部里出来的作品。”
青年咧嘴笑道:“能得到您的认可是我的荣幸,这幅作战图能够迅速完成,还仰仗于大家不辞辛劳的进行实地勘察。”
林恩点头:“精诚合作,攻坚克难。”
“长官,我们之前听说……您因为立下了空前的奇功,从中尉直接晋升成为特别准将,而且还是元首特别颁布的奖励?”在安全的场合下,芬特里格极为好奇地问说。
这一句话乍听很正常,可他们毕竟是派驻海外的情报员,按惯例不能够向他们透露有关基地的实情,而这一句话里包含的关键信息不少。林恩神情从容地看着炉口冒出的火苗,说:“我并非为了战功而努力,而是和你们大多数人一样,为了自己的信仰。时光不能倒流,我们无法改变之前犯下的错误,只好用加倍的努力和超乎常人想象的忍耐来克服这最为困难、黑暗的时期。每每想到我们还有数以百万计的同伴在敌人的战俘营里受苦受难,想到我们的平民忍饥受冻,过着战战兢兢的日子,我就将一切犹豫、恐惧的情绪抛之脑后,义无反顾地大步向前。现在,历史性的机会摆在了我们面前,相信我们一定是能够抓住它的!”
听了林恩这种婉转的表述,芬特里格识趣地没有继续追问刚才的那些问题,而是顺着话往下说:“这次若是能够干掉大胡子,德意志就有重新复兴的机会吗?”
林恩答道:“我只能说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而我们此前已经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在这之后也将继续努力,直到达成我们的终极目标。”
芬特里格应该是听懂了意思,他轻叹道:“这真是一个路途遥远的目标。”
须臾,佩特也上来了,他嘀咕着说:“外面真冷啊,差不多有零下二十度吧!这样的鬼天气,汽车发动机都很难打着。”
“是很冷呢!”芬特里格答道,“这就是俄国,我们憎恨却又不得不长久呆着的地方,每天还得装模作样的对俄国人傻笑。”
话里听出了抱怨和厌烦,林恩对此完全可以理解。别说是在遥远寒冷的俄国,就算是在温暖舒适的“避难所”,日子呆久了也会感到厌倦和烦躁。于是,他友善地伸手拍了拍芬特里格的肩膀,表情和蔼的说:“总有一天,历史会因我们而改变,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并非空想,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芬特里格受到了鼓舞,他点头回应林恩:“是的,长官,我真心期盼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
林恩从口袋里掏出擦拭一新的鲁格08,喀拉一下空弹上膛,以显示它目前的良好状态,并将那句著名的哲言转译成德语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看起来喜欢倾听多过于表达的弗里茨很快赞道:“这句话说得真是太好了!”
林恩微笑并耸肩。
尽管不知道米蒂戈将用什么样的方式探听马特索夫的住处,但他说了会尽量赶在午夜前回来,林恩决定坐着等他回来,于是安排三人先睡,芬特里格和佩特并无异议,唯独弗里茨推说自己最近睡眠充足,每天的工作也没什么体力消耗,坚持和林恩一起等待,顺带肩负机修站的警戒任务。那两人睡后,林恩和弗里茨坐在炉火边小声交谈,一开始只是聊出生地、家庭情况之类很基本的东西,渐渐延伸到了各自的战争经历、信仰、追求以及对战争意义的理解上。弗里茨虽不属于健谈之人,得益于清晰的思路,他总能够用简洁到位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林恩也一贯如此,两个聪明人之间的谈话寥寥数语就能够说到共同点上,气氛比起先前林恩跟佩特独处时要融洽轻松得多。
从弗里茨口中,林恩得知这个机修站是在1944年冬天开始成为情报据点的,当初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年逾五旬的老间谍——他扮成从俄罗斯南部来的老机修工人,带着年轻徒弟在这里临时居住。因为在维修方面确实有一手,地方农场也确实有大量的旧器械需要维修,加之向原籍所在地调查确有其人,他得到了地方信任并获准留了下来,以类似承包的方式负责机修站的运作,战争结束前又顺理成章地招募了几个从俄罗斯南方和白俄罗斯来的年轻学徒,第三帝国投降后,老间谍决定退休并逃到瑞典去过隐姓埋名的平静生活,便以寻获了失散家人为名离开,机修站留给曾在德国空军当过维修军士、在机械方面同样精湛的芬特里格,而这个情报站也成为如今帝国在苏俄最后三个情报站之一。
离12点还有一刻钟,外面又传来了汽车轰鸣声,远远就能够看到单独一辆卡车——米蒂戈开走了先前在下面车库维修的那辆。
弗里茨下去开门接应,林恩满怀期待地站在窗口看着。先前芬特里格他们回来时还没有下雪,这会儿在车灯下已经能够看到成片的雪花,这气温着实很低,人在户外口鼻不断往外冒着白气,而从没有空调的驾驶室里出来,米蒂戈急切地用手搓脸、搓耳,在这样的天气夜间驾车也变成了一种煎熬。
“幸好这一趟没白跑!”
米蒂戈带着深深的寒意爬上阁楼,整个人简直成了一根冰棍。
“长官,打听到消息了,马特索夫的办公室位于城东的契卡兵营,他基本上每天都要回到一街之隔的马里亚-波罗斯佩克住宅区,那里是驻军部队中高级军官的集中住宅区,这是他住处的门牌号,他和老婆以及刚出生不久的女儿住在一起,他母亲有一多半的时间也在那里。”
(大雁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豪门少奶奶:谢少的心尖宠妻 星辰任务 左道旁门 Dota竞技时代 本大爷绝对不会被推倒 茅山九龙秘籍 宦海风流 异界之逆天杀神 娱乐帝国系统 绝世仙旅 混元开天经 仙在大明 重生之涅槃 魔王的旅程 顽将 网游之疯狂另类 罗二的朝战 超级梦幻系统 星际女Alpha奋斗日常 穿入聊斋
一个地球青年,一段奇幻的修仙旅途。水浒的好汉,江湖的侠客,诱人的法宝,稀奇的妖兽,上古的遗迹,仙佛魔妖的乱舞,神话传说的揭秘粉嫩新人,保证完本。...
入宫了,她的愿望很简单安安静静当个小宫女,等25岁放出去。可是!那位万岁爷又是什么意思?初见就为她吮伤口再见立马留牌子。接下来借着看皇后,却只盯着她看她说不要皇宠,他却非把她每天都叫到养心殿她说不要位分,他却由嫔到妃皇贵妃,一路将她送上后宫之巅,还让她的儿子继承了皇位!她后宫独宠,只能求饶--...
...
原生家庭的影响有多大,或是自卑懦弱,毫无自信或是暴力成性,锒铛入狱亦或撕裂婚姻,妻离子散无数次痛彻心扉的感悟后,有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石头木头树皮粘土沙子金属。这世界上就没有张阳不能回收换金币的。金币可以干嘛?灵石丹药破境丹应有尽有。秘宝法器随手就来,被困在阵法里了?没事,张阳随手召唤传送门。被天位老祖追杀了?没事,张阳可以开无敌盾。随身带着回收系统,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本套装共五卷,分别为李致文存我与巴金李致文存我的书信李致文存我与出版李致文存我与川剧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第一卷我与巴金回顾了在与巴金六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金为人的不少独特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他心目中的世纪良知巴金。第二卷我的人生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第三卷我与出版详细回顾了四川出版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出版异军突起,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带领四川出版积极创业,率先突破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的束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丛书,在全国有极大影响。第四卷我与川剧则回顾了这一段历程,从中也可看出川剧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波澜起伏。1983年至1991年,李致任四川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他参与制定每一阶段的规划与任务,组织全省川剧汇演和调演,带团到北京上海以及欧洲日本等地演出,积极推动川剧创新发展,与不少川剧人成为知心朋友。第五卷我的书信则收录了李致与巴金的诸多书信,还有曹禺张爱萍李又兰戈宝权冯骥才刘绍棠严文井陈白尘张乐平柯岩茹志鹃秦牧周克芹等名家的书信,留下丰富又珍贵的第一手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