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天一大早,蕙兰起床伺候胤禛离开后,自己也洗漱更衣,乘坐轿辇朝着承乾宫走去,进行几乎是每天的例行公事——给皇后请安。
等皇后出来,一番见礼后,众人落座。
皇后面带微笑扫视了众人一眼,然后笑着说道:“皇上已经下令让钦天监测算吉日,很快皇宫里就要热闹起来了。”
这话,大家都知道说得是五阿哥弘昤迎娶嫡福晋的事情。
蕙兰闻言同样笑着说道:“昨儿皇上也说了这事,倒是要劳主子娘娘受累了。”
此话一出,皇后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然后继续说道:“三年一次的大选,马上就要初选,本宫不日就要回宫主持大选,圆明园这里的事情,本宫准备交给郭妹妹你暂管一段时间。”
蕙兰闻言眉毛微挑,起身,对着皇后福身道:“妾多谢主子娘娘信任,只是妾尚无经验,万一哪里除了什么错,就不好了,若主子娘娘执意如此要让妾分担宫务,还请主子娘娘将白嬷嬷留下来辅佐妾管理宫务。”
才说道一半,蕙兰就察觉到了一股锐利的眼光落到了自己身上,等说完后,抬眼一瞧,果然是皇后。
迎着皇后的目光,蕙兰对其微微一笑。
心里却冷哼一声。
呵,蕙兰就知道,皇后根本就不想分宫务给自己。
只是大选是大清最重要的国策之一,马虎不得,身为皇后必须要回去主持这事。
可问题是胤禛本来就有些畏暑,加上现在没人管他了,可不是怎么舒服,就怎么来嘛。
因此一年到头很多日子都是居住在圆明园里,尤其是如今天气一天天热起来了,胤禛自然更会住在圆明园。
皇后回宫主持大选,也是需要好几天时间的。
其实宫中有旧例,只要按照旧例来就行,没有那么多运气不好的时候,遇上什么突发事件。
可问题是胤禛住在这里呀,如今大清朝凡事都要以这位为准为重。
皇后这是既想要名声,又想不将手里的权利分出去。
打量着蕙兰还是以前的蕙兰,殊不知,蕙兰心里已经有了拉下她,自己往上爬的想法。
而这其中,宫权就有些重要了。
有了宫权,自然也能更顺利一些。
更何况,蕙兰之前已经意识到的自己之前那“完美”人设,现在好像要有些被反噬了。
她不能拒绝胤禛,这是能一句话决定她生死的人。但她可以对皇后张牙舞爪起来,慢慢的改变。
因此她直接一开口就堵住了皇后之后的话。
第一次要白嬷嬷辅佐,第二次学会了就可以自己一个人搞定,不在需要白嬷嬷了。
皇后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蕙兰看,似乎也感觉到了她和以往的不同,眼角的余光扫过两边坐着的其他嫔妃,都是一副微微垂脸但耳朵竖得直直的听好戏的模样。
抿了抿唇,皇后开口说道:“本宫正准备说这事了,郭妹妹倒是先提出来了,这的确是妹妹第一次管理这些琐事,需要一个熟悉宫务的人在身边指点,本宫到时候会将白嬷嬷留下来,郭妹妹只管使唤她就是了。”
“多谢主子娘娘。”蕙兰又福身行礼谢恩。
待蕙兰坐下,皇后将头转向裕嫔,笑着说道:“这一次大选,要给六阿哥指婚,不过这才初选,裕嫔也不用急,等复选的时候,你就和本宫一起回宫相看秀女吧!”
“妾谢主子娘娘恩典。”裕嫔闻言大喜,连忙起身行礼谢恩。
一旁坐着的齐妃见状,想了想对着皇后说道:“主子娘娘,不知这一次皇上会不会给弘时指人?”
皇后闻言,眸光微闪,笑着说道:“本宫会问问皇上。”
齐妃闻言,显然不满意皇后这个回答,眉毛微促。
她现在对三福晋董鄂氏十分不满,因为三阿哥弘时的庶长子小名为桂儿,后被皇上赐名的永珅,在雍正二年正月夭折了。
也就是说,如今皇上只有一个孙子了,那就是四阿哥弘昴的嫡长子,被皇上赐名为永璋。
三阿哥弘时摆烂了两年多,和三阿哥弘时的关系是越来越差,齐妃算是有些认命了,虽然心里还是有些不甘心,但表面上却是消停了起来,不像以前那样每次三阿哥弘时来她那里,齐妃都要念那些事情。
虽说齐妃暂时放下了那事,可对于三阿哥弘时的其他事还是非常用心的。
永珅夭折了,三阿哥弘时现在就没儿子了,生下只有两个女儿。
这叫什么事呀!
介于诚亲王福晋-->>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九零百亿小房东 招仙令 文工团的大美人[七零] 社恐与反派恋爱图鉴 我有一座火葬场[无限] 退团后我成了极限运动员 喵? 单恋轨道 职业嘴替,日入十万 相亲对象是初恋 我不就想捅个天吗(修真) 作精女星带着龙宫回来了 [娱乐圈]穿成花瓶后被迫成为顶流 男主怎么又爱上我了[快穿] 恶女的快穿 乡间小饭馆[美食] 腓腓只想当咸鱼[清穿] 遇A成A(穿书) 灾后种田囤货生活 出村后,大佬她在城里杀疯了
她现代医术界的新星,却穿越到林府貌美如花的废材庶女身上,看她如何挥舞着小皮鞭收服傲娇王爷,与他一起俯视天下!...
最强兵王回归都市,却不想突然多出来了一个女儿。秦风愁了,给女儿找个什么样的后妈呢?冰山女总裁选我,我可以教女儿怎么赚钱。美女老师我可以教女儿成才。清纯小护士我可以教女儿医术。...
...
...
主人公叫江尘段秋雪秀秀的小说叫做剑道独尊杂役弟子,它的作者是青鸾峰上写的一本玄幻科幻类小说,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杂役峰虽然是杂役弟子居住的地方,但是其规模却已经可以媲美大秦帝国内的一座三十几万人口的小城。...
宁可借屋停丧,不可借屋成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