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046章 北方战争21(第1页)

土地问题是俄罗斯近代阶级对立的根源之一,但与中国的土地问题相比,又有其特殊性。

在俄罗斯,原本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村社制,民众以村社为单位构成了小规模的集体耕作,在彼得一世改革,特别是1900年代以后斯托雷平改革之后,村社土地制度濒临瓦解,被强制性地纳入资本主义范畴,进行集约化管理。

从原则问题上来说,俄国因为地广人稀,不存在中国历史上因为土地兼并而造成人口流离失所的局面,相反,只要勤劳而且天气还算过得去的话,维持一个温饱局面是不成问题的。特别是农奴制废除之后,各家各户的独立耕作更具有生存意义。

但是,过于分散的以自耕农、半自耕农为特征的基础农业是与资本主义化的市场经济相违背的,这种违背,不仅体现在自耕农经济不是为了交换而生产,而且还体现在经济规律经常会发生形变。例如,大规模的资本主义农场,在获得丰收的时候,能够主动根据情况下调价格,在歉收的时候,又能够迅速提高价格,整体而言,价值规律在波动起伏中起作用——因为农场生产就是为了卖的。而以小农基础为核心的农业,在丰收时不会舍得贱卖,在歉收时更不会选择出卖。

而俄国与西欧市场之间的交换,本质上就是用农业品换取工业品,农业品出口不利,必然导致工业品无法满足需求,反过来说,国内的工业品更找不到销路。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农民和工人之间是互相对立的——尽管他们可能同样出身于一个阶层。

尼古拉二世在1905年为什么能够镇压成功,就在于一方面向农民许诺恢复村社土地耕作制度,另一方面又欺骗农民,向他们征收的税负,主要是为了供养军队镇压工人暴乱的——这就加深了工人与农民之间的对立,1905年革命的失败,根源在于工人的孤立无援。

按照经典马恩理论的教条,工人是社会主义革命革命的基础,布尔什维克掌权之后,依靠的便是工人的力量——这也是为什么俄国革命以中心城市爆发作为全面开展的特征。农民因为欧战以来的压榨和强征入伍,对于推翻沙皇制度并无反感,所以革命能够取得成功。

但是,布尔什维克党面对内外敌人的进攻,推进了余粮征集制就把自己推到和农民对立的立场上去了。姑且不论是否支付了报酬,这种余粮收集本身就是违反农民意愿的——布尔什维克拿出来的只是花花绿绿的钞票,而且处于恶性通货膨胀中,谁知道顶什么用?况且,在征收的时候,不仅“余粮”,连农民的口粮都被征收完毕了。这种敲骨吸髓的压迫,使得农民阶级痛感布尔什维克的政策。

当然,对于政策的感受在农民内部也是分成好几种,对于地主和大农场主,布尔什维克毫不犹豫地认定为敌人,不仅打倒,而且在肉体上加以消灭,这部分人大都与鄂木斯克政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人数确实不多;第二派是富农,这是农民阶级中既有剩余价值,又有劳动价值的群体,是俄国农民的精华,布尔什维克采取了政治上中立,价值上攫取的方针;第三派是贫农和小自耕农,虽然布尔什维克征收他们的产品时同样不遗余力,但毕竟征收得较少,况且这些贫农和小自耕农还能从布尔什维克的土地法令中分得逃亡地主的一部分土地,与征收的痛苦比较起来而言,有得有失,而且土地是长远,余粮只是一时,看起来还划算一些——要是他们知道布尔什维克将来要用集体农庄化再把这些土地收回去,说什么也是不会答应的。

事情总是充满两面性,不支持布尔什维克的农民阶层也不见得会支持鄂木斯克政权。从属性上说,鄂木斯克政权是既得利益集团的最后挣扎,秦时竹等人之所以断定高尔察克政权维持不了多久,就在于这个政权是旧政权的延续,没有任何新生的力量。

既得利益集团,除了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工商阶级以外,基本都是农村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地主和富农阶级,对于贫农,只有剥削、压榨的空间,没有任何建设性的余地。而且,鄂木斯克政权作为偏安一隅的政权,虽然国土面积远远大于布尔什维克,也握有绝大多数的贵金属储备,但其经济实力却是虚弱的一塌糊涂。布尔什维克控制了全俄50的工业产出,还有35在被德国占领的土地上,鄂木斯克政权满打满算只有15,这还是在国防军没有占领西伯利亚以东时候的估计,到了《海参崴条约》签订的时候,鄂木斯克政权保有的工业产量下降到了只有5略强,各种工业产品,包括枪支弹药全部都需要外界提供。

在这个情况下,为了获得必需的物资,同时要供应上百万的军队,只能拿农民开刀,高尔察克政权不会实行余粮征集制,但他们会将这个政策贯彻得更彻底。而且,鄂木斯克政权自恃有协约国的支持,不会将农民是否支持自己放在眼里。换句话说,农民本来就是被压榨的对象,根本就不需要征求他们的意见,考虑他们的感受。

在俄国力量对比的判断上,秦时竹一针见血地指出。布尔什维克依靠的是工人阶级,有工业基础,不仅组织性纪律性要强于鄂木斯克政权,而且处于内线作战的局面,局面危险,但不会崩溃,随着时间的推移,力量会越来越强;高尔察克政权依靠的是协约国集团,没有任何基础,而且渗透了各方面利益,组织性和纪律性都无法与布尔什维克相比,更要命的是,这个政权是建立在进攻至上基础上的,他经不起僵持和长期对立——这个政权是没有任何内部动力的,上百万的军队死一点少一点,外界的输血更不能改变其造血机能极其羸弱的特征。

从长期来看,布尔什维克获得胜利是可以预期的。

照理说,中国应该尽可能地站在胜利者一边,但是,基于中国发展内部、积蓄力量的原则,中国不仅不能站在胜利者一边,反而要在不亏损自身实力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站在失败者一边,用失败者的垂死挣扎来减缓胜利者前进的步伐,来让胜利者付出更大的代价,来削弱胜利者的力量。

在欧战根本形势上,德国也是注定要失败的,但是,帮助德国比帮助英法意义更为重大,同理,在俄罗斯战场上,高尔察克注定是要悲剧的,但帮助鄂木斯克政权比帮助布尔什维克意义更为重大。

另外,在国际关系上,由于中国和德国之间的密切关系,协约国并不是非常满意,但是这种不满意与对布尔什维克的敌视比较起来而言,那就是根本不值得一提。如果中国能够成功地扮演反布尔什维克的角色,那么,英法美就会放心地扶持中国的力量,在高尔察克政权失败之后将尽可能多的资源和国土划给中国,以便中国能成为一线的防御力量。列强深信,将俄国的土地划给中国越多,付出的代价越大,布尔什维克和中国之间的矛盾就越加不可调和。

至于日本,充其量会考虑让他发挥牵制中国的角色作用,而不会对中国的地位取而代之。

事态发展果真如秦时竹分析和判断的那样,9月以后,得到各方面支援的高尔察克政权对布尔什维克政权发动了全面进攻,苏维埃政权不止一次被逼到看似山穷水尽的境地,12月,社会革命党人在莫斯科叛乱,统帅主力野战军的东方面军司令随即叛变,几乎联合捷克军团攻占莫斯科。1918年1月,白军一度攻入列宁格勒郊区,攻占库尔斯克,威胁莫斯科。

就在同一时期,布尔什维克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统帅由托洛茨基担任;4随即成立地方军事机构,全国实行普及军训制;10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关于实行普遍兵役制的法令。俄共(布)中央和苏维埃政府还决定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将全部工作转入战时轨道。为统一领导在东线作战的部队,11月宣布国家为统一军营,并成立由ld托洛茨基任主席的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ii瓦采季斯被任命为共和国武装力量总司令。12月,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下令扩充部队编制,除东方面军外,组建南方面军、北方面军及西部防区(次年2月改编为西方面军)。12月30日成立以列宁为主席的工农国防委员会,协调和领导军事机关和民政机关的活动,确保前线和后方的统一。

这些措施的推进,布尔什维克的整体军事布局已经完善了。

60年代:开局荒年,我带着全村吃肉  我对政哥心换心,政哥跟我耍脑筋  穿好你的花泳裤  小户千金.  天命风水师林墨的一生  末世军团系统  我无敌,你随意[电竞]  团宠  何枝可依  穿越七九,我要娶祖孙三代的女神  都市悟道者  黑猫  禁咒师短命?我拥有不死之身  催乳师  跳脱娘娘满宫跑,冷傲帝王背后追  至尊圣夫人  综穿之配角不按照剧情走  狗肉换江山:创业吧!刘邦  重生1990,从回国造彩电开始  美人棺  

热门小说推荐
唐朝好驸马

唐朝好驸马

认祖归宗之时,现代长孙冲被吸入末世空间,为了再次见到父母,不得已被送入唐朝,成为唐朝驸马长孙冲!来到唐朝,人生地不熟,当然要抱最粗的大腿,皇帝最大,嗯,那就李二吧!李二是个好皇帝,成功的帝王,但不是一个好兄弟,好儿子,好父亲。为了能够顺利抱上最粗的大腿,长孙冲极力巴结姑丈李二,帮他孝敬太上皇,调教众皇子。悲催的发现这样还不行,那些个女婿除了他长孙冲,其他也都不是什么好鸟,还得替李二调教女婿。李二吐沫横飞,指点江山只有一个好儿子不行,我要一群好儿子一个好驸马不够,我要一群好驸马。长孙冲举手弱弱说一句您确定这是调教皇子,驸马,而不是养猪赶牛放马?...

盛世女侯

盛世女侯

作者温晓的经典小说盛世女侯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时府嫡女才艺无双,绝色倾城,但性格怯懦人人可欺,还被世人误认为是个草包丑女。待现代女特种兵魂穿入体,时非晚突然性格大改。从此钟鸣鼎食之家多了一个闺阁怪胎文可斗继母恶庶,辩文臣大佬,洗上古奇冤,翻朝堂风云武可出闺阁,着戎装,训奇兵,成一代名将可惜她最后竟然栽在了某煞星手上此主明也修罗,暗也修罗。有人欺她辱她谤她,他便多管闲事弄死他有人恋她痴她追她,他便咬牙切齿更要宰了他!...

水浒任侠

水浒任侠

萧家少主,和武二郎同生共死斗权贵行镖四海,带兄弟结识八方绿林好汉东京梦华,携燕青在汴梁城浅酌小饮北地风云,向完颜阿骨打再去讨酒吃西夏狼烟,与吴玠和西夏军浴血奋战江南烟雨,同方腊教主还要计较一番有无数好汉见了你宋江纳拜,可我也有谪仙布衣剑卿刈虎刃铁狮子青鹘子一阵风旱天雷补天手一点...

大明土豪

大明土豪

景泰二年,老好人朱祁镇守着南宫望眼欲穿,奉天殿里的朱祁钰端坐朝堂意气风发,风华绝代的钱皇后成了残了废的老妇人,他日宠贯六宫的万贞儿此时还人面桃花瘦。这一年,是大明朝经历惨败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京都保卫战刚刚获胜,大太监王振血迹未干,鸿胪寺的杨大秀才拼着一身肥胆回到京师,于少保初显锋芒挥朔方樽。这是...

擎天战神贰叶

擎天战神贰叶

一代战神秦九州重归都市,为弥补遗憾,搅动风起云涌,以不败之资横行四方,诸天震颤。...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