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而在老夫,是要引人欲、趋天理。”
温暖的书房里,秦嗣源缓缓地说出这段话来,那一边,宁毅偏了偏头,目光之中,闪过了无比复杂的神色。
“在这世间,但凡是人,皆有私欲,私欲膨胀,人便被蒙蔽,看不到他所行的对错。我等儒生这么多年以来,各种学说纷繁嘈杂,所为的也不过是求一条道,大同之道、君子之道。这些道,终究是相通的,最终能令这万物有序,令天下之人各司其职,他若贪婪,当教化他何物该贪,何物不该,当教会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若沮丧,当教化他前行之间,何为正途。”
他顿了顿,续道:“这世间为何如此,何以要如此,最终能令世人找到答案,不至迷惘。这是道理,也是天理,老夫此生六十余载,犹然磕磕绊绊的,找不到一条直路,但为人者要如何,为何要如此的一些浅见,籍着注解这几本书,便都已经写在里面了。”
尧祖年说了句似乎是褒美的话,秦嗣源摇头笑了笑,宁毅在这边,却是低声道:“存天理,灭人欲……”
“立恒所说的,却像是老夫所想的圣人之境了。”秦嗣源呵呵笑了出来,“引人欲与天理相合,也正是使小我大我相一,可在这世间,真能做到相一者,又能有几个?我辈写书,推行教化,最重要的并非告诉他们道的终点为何,而是道理的本身为何,由他们自己去理解,让他们自己去走,他们若能听懂其中道理,自然能使人欲逐渐趋向于天理。至于能存天理、灭人欲者,也只能说是人欲与天理已然相合一致,如同孔圣人一般,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本身的**,已然不会偏离大道,如此倒可说是。灭人欲了……但孔圣人至此一步尚且年至七十,我辈……怕是此生难到。只能将一得之愚,说与他人听听。”
说到这里,他也颇有些遗憾地叹了口气:“说些题外之话,老夫这数十年来,见过人之愚蠢,数不胜数,可从另一方面看来,他们每一个人,又都好像是些聪明人。他们……看起来每个都明白大义为何。可又总是迫不得已,为官者贪,何能不贪?身边的人都贪的时候,你怎敢不贪。为将者怯,何能不怯?当身边的人都要往后跑时。你怎敢不跑。听起来,似乎大家都是迫不得已,你该指责他,似乎又不该指责他,老夫这一生用谋过甚,每每想起,总觉得身后难得好名。可若不这样做,又总是难以成事……”
“老夫又想,究竟是否有一方法,可将此事纠正。最后思前想后,只能将道理说清楚,若每一个人都能明白道理。私欲或许便会少些。若兵将能通其理,则兵将不畏死战,官员通其理,或能少贪墨,若如今这些屯粮的商人。也能通其理,或许便能知道他们所行之事,于家于国,大有损害,或许这手段便能轻些,也或许……林趋庭,便不会死了。”
他摇头笑笑:“当然,这也是老夫想得太多了。这几本书,虽然注解有时,但能得几个人看,还是难说。立恒你那边书社办得还不错,待到老夫修完,可得替老夫印一印、发出去,若能得三两好友认同,老夫此生,也算是留下些什么了。”
宁毅看着他,片刻点了点头:“……当然。”
秦嗣源对这些书的说法基本便到这里。他的思想已经在书里,口头上不用解释太多,只在尧祖年、闻人不二等人偶尔询问时,解答一二。宁毅埋头翻书,从中寻找一个一个的注解,推演出去,脑中闪过的,是那两个年头。
引人欲、趋天理。存天理、灭人欲……
这是……理学啊……
宁毅在后世,对于理学并没有仔细去研究,对儒家,也仅仅是欣赏。但是以他的能力,有些东西即便是欣赏,也是能够稍稍解构的。理学在后世颇遭诟病,但对于宁毅来说,一个能流传千年不断发展的东西,如果有人说这纯粹是糟粕,其中是没有道理的,他只会直接将这个人看做是智商为零的白痴。
理学和儒家,纯粹是被五四运动盲目抛弃的。在后世的一些学者或愤青眼里,有一句话叫做:中国人没有敬畏之心。这不是假话,五四运动前,中国人遭受了最为巨大的屈辱,于是在外来文化入侵时,迫不及待地推翻和打到了自己原本的一切。这种外来文化的入侵,在当时是有先进的一面的,然而当时的国人推翻了自己以前的文化,却并没有学到对方文化中的核心精神,后来漫长的阵痛期,精神文明的崩溃和无处皈依,是很惨的。
在宁毅看来,儒家,包括其他的一切学说,研究的都是人在这个社会上该如何自处,如何与人相处的问题,人该如何抑制和引导私欲,以怎样的一种形式构成国家,能令这个国家最为辉煌,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相对最好。这是所有哲学体系的根本,从几千年前到后世,从来就不曾改变。
那么,儒学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如果从头看到尾,创立它的孔子,并非是后世的那个道德宗师,他其实是很讲究务实的,在一方面,他以道德的追求为最高标准,另一方面,他其实是以社会现实为考量,教人做事。从子贡赎人的故事,到以直报怨的劝诫,再到“乡愿德之贼也”之类的论点,相对于后世儒家发展到“礼在理先”、再到更后世一味地教人谦和、退后却从不明白地厘定个人权利“讲礼不讲理”的纯乡愿社会,儒家的起点,其实是“先讲理,后讲礼”的。
孔子之后,儒家发展一千多年,到了另一段历史中的宋朝,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一个程度,利益开始更大程度地引导人们的**,商业发展,阶级开始变得混乱时,社会需要一套更加明确的规范,甚至于需要一套更加精细的枷锁。去告诉别人,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你的位置在哪里。你能追求的东西在哪里。在当时,这样子来确立一个国家,本身确实是最合理的。
理学,其哲学中心便是理、天理,一亿个人组成一个国家,以怎样的方式,这个国家最和谐稳定,这是就天理,而即便在后世,人们也知道大我与小我的分歧。个人与国家的分歧,要从小我至大我,个人肆无忌惮的**,就必须被压制和引导。
人的本身,乏善可陈。他也是可能性无限的动物。但仅以社会构成而论,最坚固的社会是什么呢?印度的种姓制度有着最为严格的阶级,但是数千年来,他们国家连一个说得出的起义都没有,何其牢固。儒家在厘定规矩的同时,实际上保留了人们往上走的路,它希望一部分人能够脱颖而出。甚至希望在“某一天”,天下大同、人人如龙。也是因此,中国在那几千年间,创立了最为辉煌的文明,而不像印度那般安静死寂。
而对于大儒来说,创立一个学问。有他们本身高深的内涵在内,求的是知己。那时候讲学问,有个愿打愿挨的准则,你愿意学,我才告诉你。你不懂,那多半是你愚钝。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是一种圣贤追求的最高状态,所谓人欲,并非**,而是私欲。他们探讨的是一个国家怎样能够达到最理想的状态,其中当然也有种种苛刻之处。但作为普通民众或是平头百姓,未必能够明白“为什么”,那好,我告诉你怎么做就行了。
到最后,框框条条剩下了,道理上理解的人,却并不多。
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你能理解的,我告诉你道理,你理解不了,那我告诉你怎么做就行了。
理学的条条框框,从来就不是一种人性或学术上的退后,在学术上,它是一次飞跃性的进步。条条框框越多,它确实让人们失去了某些血性,可草原上的汉子茹毛饮血,最有血性,谁愿意去当呢?自理学之后,儒家真正找到了一条贯穿始终的灵魂和基因密码,以至于此后数朝,朝代更迭,儒学却始终不灭,因为不用儒家,就没法治国。
及至王阳明的心学,其核心是“知行合一”,这同样是作为圣人的最高追求,是对于善、正心诚意这些概念的最高追求,但相对来说,用作治国,他没有“存天理灭人欲”来得有意义,这只是个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只能算是纯学术发展。当然,在后世它甚至被曲解成“我们要如实面对自己的私欲”“杀伐果断直面本心”,则是最为滑稽的一件事了。
总裁爹地惹不起全文 云千帆苏晴全文阅读 叶南弦沈蔓歌叶南弦全文免费阅读 魔道祖师小说 我的青梅竹马最近有点怪 安芷裴阙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林炎柳幕妍全文免费 夏天周婉秋免费阅读最新小说 江酒陆夜白小说免费阅读爹地宠妻甜如蜜 乡村妖孽小村医全文阅读 叶无道徐灵儿小说 夜玄周幼薇万古帝婿免费阅读 布衣宁北王免费阅读 俞恩傅廷远全文免费阅读正版 沈卿卿霍霆萧小说免费阅读 完美世界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全文 医妃权倾天下元卿凌全文阅读免费 龙王婿萧战姜雨柔全文免费阅读 秦舒褚临沉免费全文阅读大结局 明若司皓宸小说免费阅读无弹窗
一些软绵绵的短篇小说合集,希望大家喜欢,谢谢支持。...
为救身陷囹圄的父亲,她被迫委身手握证据的人渣,却意外走错房,成了神秘男人的解药并怀孕。怀胎十月,匪徒趁她分娩体虚,抢走刚出生的龙凤胎并枪杀她。五年后,她携女回国治病,在头等舱救了薄少的掌上明珠,勾起男人食髓知味的记忆。薄少请自重,我已为人母,别靠我那么近。巧了,我已为人父,我们绝配!江雨溪翻白眼。男人吻上她的眼亲子鉴定显示,你是我孩子的妈,我是你孩子的爸!然后,一场世纪婚礼,炸开海城豪门圈,渣渣们再也坐不住!薄少amp三宝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灭一双,来一家,让你们一家齐齐整整一锅端。江雨溪虐渣怎么能少了我?...
最新颖的言情故事,已完结欢迎入坑。没有绿茶婊,没有白莲花,没有闺蜜放贱,只有情意绵绵的注定相爱。...
林沐瑶资力平平脾气火爆,却总能逢凶化吉如鱼得水。有记者挖出她背后的靠山竟然是顾澜清,那个传言中已婚却从不带妻子露面的男人。记者请问林小姐,您和顾爷是什么关系?林沐瑶笑隐婚隐成过期的老公,我正在申请退货。晚上顾澜清把她堵在卧室听说你想退货?林沐瑶嘤嘤嘤过期不退货,留着当传家宝吗?...
...
四平八稳了一辈子的许成瑜瞎了眼,嫁错了人,再来一次,许五姑娘照旧柔端淑婉,她忙着掌家持中馈,治刁奴,斗堂姐,开铺面,唯独不忙相看夫家去议亲。萧闵行却不同,他要忙的,只有一件事哄许成瑜多跟他亲近些,再亲近些,他喜欢这姑娘嫁给他做正妻。许五姑娘得罪不起,客气敷衍,可日子长了,五姑娘表示也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