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章(第1页)

孔子有怨气,也发过牢骚。据《论语&iddot;公冶长》,有一天孔子忽然大发感慨:我的主张行不通呀(道不行)!真想坐只木筏子,到海上去漂泊(乘桴浮于海)。跟着我走的,也就是阿由吧(从我者,其由与)?子路听说,喜出望外,心想自己真是老师的得意门生。老师漂洋过海,不带别人,就带我。没想到孔子接着又泼了一瓢冷水,说&ldo;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rdo;。这句话也有多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子路这人也太勇敢了,这就不可取(杨伯峻的解释)。另一种解释是:子路倒是比我还勇敢,可惜找不到做木筏子的材料(李零的解释)。我比较倾向于李说。前面说过,子路和孔子的关系,有点像李逵和宋江。他口无遮拦,常常挨骂,很像李逵。忠心耿耿,近于盲从,也像李逵。老师说到哪里去,他连想都不会想,就会跟着走。孔子说&ldo;从我者,其由与&rdo;,是事出有因的。可惜&ldo;乘桴浮于海&rdo;,只不过说说而已。子路当了真,孔子哭笑不得,又不能说穿,就只好打圆场,说是&ldo;无所取材&rdo;(找不到做木筏子的材料)。

海外,其实是去不得的;海内,则徒然让人伤心。这就是孔子的状况。

那么,他该怎么办?

四头号教书匠(1)

好在孔子想得通。不能&ldo;从政&rdo;,那就&ldo;为政&rdo;。

什么叫&ldo;从政&rdo;,什么叫&ldo;为政&rdo;?从政,就是实际做官;为政,就是影响政治。其实&ldo;为政&rdo;一词的本义,是从事政治。据《论语&iddot;为政》,有人曾经问过孔子:&ldo;子奚不为政?&rdo;这话直译过来,就是&ldo;先生为什么不从事政治&rdo;。其实他的意思,是&ldo;先生为什么不出来做官&rdo;。孔子怎么回答呢?孔子说,《尚书》不是说了吗?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风气推行到政治上去(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这就是从事政治呀(是亦为政),还要怎样才算从事政治(奚其为为政)?于是,&ldo;为政&rdo;这个词,在《论语》中就有了特定的含义,即不但是&ldo;参与政治&rdo;,也包括&ldo;影响政治&rdo;。只要能够参与政治,或者影响政治,就是从事政治,也就是&ldo;为政&rdo;。做不做官,倒不一定。

实际上孔子一天都没离开过政治。前面说过,朝廷有什么事,那些在朝的学生是会报告孔子的。比如季康子打算攻打颛臾,冉有和子路就到孔子那里去请示汇报。这可能是规矩,可能是习惯,也可能是要向先生讨教,或者希望得到先生的支持。总之,做官的学生经常会向不做官的先生汇报工作。据《论语&iddot;子路》,有一次,还是冉有,也就是当季孙氏大管家(季氏宰)的那个,下班回来见孔子。孔子问他:怎么这样晚(何晏也)?冉有说,有政务(有政)。孔子说,是事务吧(其事也)!如果有政务,我虽然不在朝(虽不吾以),也会知道的(吾其与闻之)。可见,孔子即便不从政,也能为政。

这就好像有点问题,因为孔子还说过&ldo;不在其位,不谋其政&rdo;的话。这话在《论语》中记载了两处,一处在《泰伯》,一处在《宪问》,好像与&ldo;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rdo;矛盾。其实&ldo;不谋其政&rdo;的关键词,是&ldo;谋&rdo;。谋,就是谋划,即进入操作层面。不谋其政,就是不越位操作,也不超出自己的权限来考虑政事的处理,但不等于不&ldo;思&rdo;(关心政治),不&ldo;施&rdo;(影响政治),不&ldo;为&rdo;(参与政治)。所谓&ldo;施于有政,是亦为政&rdo;,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怎样才能参与政治或者影响政治呢?

也有两个办法,一是游说君主,二是教书育人。游说的对象,包括国君,也包括执政的大夫。据钱穆先生《孔子传》和李零先生《丧家狗》,公元前517年,即孔子三十五岁那年,他到过齐国。公元前497年(孔子五十五岁),到公元前484年(孔子六十八岁),周游列国十四年。出国的目的,一是&ldo;从政&rdo;,二是&ldo;为政&rdo;。也就是说,如果有可能,孔子希望能在某个国家做官,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如果做不了官,则希望能够游说执政者,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所以我说,孔子如果活到今天,肯定会上&ldo;百家讲坛&rdo;,或者在网上开博客。这实在比东奔西走到处游说效率高多了。

孔子第一次出国,见了齐景公;第二次出国,在卫灵公、陈涽公、卫出公那里做过官,见过楚国的叶公,还打算见赵简子和楚昭王。但孔子的官做得并不开心,事也办得不顺。据《史记&iddot;孔子世家》,齐景公想用他,被晏婴拆台;楚昭王想用他,被子西拆台。齐景公原本是要把尼谿(尼溪)之田封给孔子的,晏婴如此这般一说,齐景公就变了卦,对孔子就敬而远之了(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后来干脆客客气气地把他打发回去。齐景公的做法也很绝。他先是谈待遇,说季孙氏那样的薪水寡人可是开不了。然后是找借口,说寡人老朽,没法用先生(此事《论语&iddot;微子》也有记载)。孔子只好回国。同样,楚昭王原本是要封给孔子七百里地的,子西头头是道一说,楚昭王就变了卦,孔子也只好离开楚国。晏婴和子西为什么要挡横呢?兹事体大,我们以后再说(见本书第五章第一节)。总之,孔子转了一大圈,还是没有出路。这可真是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没有一个家,难怪有个郑国人要说他&ldo;累累若丧家之狗&rdo;(《史记&iddot;孔子世家》)。本国让他痛心,别国让他伤心,孔子岂非丧家?

四头号教书匠(2)

从政不如意,为政碰钉子,孔子还有路吗?

有。什么路?育人。换句话说,就是把自己的学生培养出来,让他们去从政、为政,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仍据钱穆先生《孔子传》,孔子授徒设教,应该是在他三十岁那年(公元前522年);而据李零先生的研究,孔子招收的学生,可以分为三批。第一批是在他三十五岁之前,住在鲁国的时候。第二批是在他五十四岁之前,自齐返鲁后。第三批是在孔子五十五岁到六十八岁之间,周游列国之时。这三批学生,我分别称之为&ldo;黄埔一期&rdo;、&ldo;黄埔二期&rdo;和&ldo;黄埔三期&rdo;。此外还有年代不可考和不见于书传的,一大堆。

这样算下来,孔子的学生一共有多少?很多。历史上的说法,是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这在当时,可是一个惊人的数字,等于一个人又办北大又办清华。这还是在册的,此外还有编制外的。比如陈亢(音刚),我怀疑就是&ldo;编外粉丝&rdo;。陈亢,字子禽,生于公元前511年,比孔子小四十岁,陈国人。他在《论语》中出现三次,三次都是提问题,一次问孔子的儿子孔鲤,两次问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子贡的两次,一次记载在《子张》,是他问子贡:先生对仲尼恭恭敬敬(子为恭也),难道他老人家真比先生您强吗(仲尼岂贤于子乎)?这口气,很不像孔子自己的学生。其结果,当然是被子贡驳回,说他老人家生得光荣,死得可惜(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岂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比得上的(如之何其可及也)?还有一次记载在《学而》,是他问子贡:孔夫子每到一个国家,一定知道这个国家的政治状况(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是他自己问来的(求之与),还是别人告诉他的(抑与之与)?子贡说,这些情况,是靠他老人家的温和、善良、恭敬、简朴和谦让得来的(夫子温良恭俭让得之)。也就是说,正因为我们老师为人好,所以大家都乐意把情况告诉他。至于是他老人家主动问,还是别人主动说,并不重要。从这段对话看,陈亢也不像孔子的学生。

我与地坛  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病隙碎笔  费城风云:美国宪法的诞生及其启示  山顶上的传说  史铁生散文文论集  汉代风云人物  为人民服务  孤女俱乐部  活着的事  我与父辈  十六岁少女  受活  丁庄梦  务虚笔记  病隙随笔  灵魂的事  潘金莲逃离西门镇  女生贾梅  记忆与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叶先生,还好你也喜欢我

叶先生,还好你也喜欢我

叶先生的心上人回来啦!叶先生听说心上人喜欢霸道总裁,于是叶先生努力朝着霸道总裁的方向发展。叶先生给心上人送花,附上卡片一张女人,你已经成功的引起了我的注意。…送花告白失败没关系,再接再厉!见到心上人后,叶先生开口第一句话就是该死,我喜不喜欢你难道你感觉不到吗?好像有点尬…没关系,还好心上人也是喜欢叶先生的。在一起后,看到心上人一直盯着他的腹肌看,于是叶先生邪魅一笑女人,还满意你所看到...

引妻入局:捡个萌宝来助攻

引妻入局:捡个萌宝来助攻

她正值妙龄却背负高额手术费,为救母亲,她答应交易,生下孩子后远走他乡。五年后,她华丽归国成为炙手可热的儿科医生。谁知刚出机场就被一只萌包子缠上。萌宝咬手指妈妈,求抱抱。某男孩子他妈,我也要抱。宁希无奈望天,不抱,你们再这样,我下半辈子就嫁不出去了。某妖孽俊脸一沉,语气戏谑,被我家娃娃看上的女人,宁希,你下半辈子还想嫁人?宁希满心以为小包子已经很缠人,没想到,这大妖孽比小包子还缠...

镇鼎

镇鼎

镇鼎,镇山,镇岳,镇江河萧邕,战妖,战魔,战九天。QQ群554956659...

为妹而战

为妹而战

这本书写两部分,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网游世界。现实里有各式各样的异能者,武者则是其中肉体强化系的后天异能者。网游是则是以修练为主题的武侠网游,练到高处,甚至能在网游里无限存活,成就永生。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从过去穿越到未来的少年成长史。更简单的讲就是一个为了妹子而不断变强的少年升级史。是一个为了保护妹子,不管是现实里,还是游戏里,都准备将所有人踩在脚下的绝对霸者成长升级史。书友群1号87749898未满,欢迎你的到来。书友群2号未健。这是粉嫩的新书,希望能得到您的评价,您的推荐票,更希望能得到您的点击。那怕是您的怒骂,这一切,都是我的福份。...

奸诈人生

奸诈人生

还能改乜?...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