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如果进一步反思,就会有一个更大的发现,那就是词之所以形成以深微幽隐富含言外之意蕴为美的这种美感特质,原来就是因为在早期令词的发展中,有些作者曾经把他们自己内心中的某一点难言之处,无意中写进了小词的缘故。例如温庭筠仕宦不如意的失志之悲;冯延巳深感国势岌危而不能挽救的烦乱之情;南宋辛弃疾壮志难酬的苍凉沉郁之怀‐‐凡此种种,如果从广义来说,实在都可以说是一种难言之处。如果按照张惠言《词选&iddot;序》中的说法‐‐词的特质是&ldo;兴于微言,以相感动&rdo;,可以&ldo;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rdo;,然后才能使词表现为一种&ldo;低徊要眇&rdo;的美感特质‐‐来看,虽然朱彝尊所&ldo;难言&rdo;的,与贤人君子们&ldo;幽约怨悱&rdo;的志意有所不同,但二者在本质上很有相近之处,那就是:二者都同是处于外界的强势压力之下,不得不把自己的情思以委婉的姿态表达出来,但内心在约束收敛中还有着对理想的追求和对自身品格的操守。如果从这种基本相通的一点来看,我觉得可以对词的美感特质归纳出一个更为触及本质的共性,我姑且称之为&ldo;弱德之美&rdo;。这样,我们再反观前代词人的作品,就会发现,凡是被词评家们称为&ldo;低徊要眇&rdo;、&ldo;沉郁顿挫&rdo;、&ldo;幽约怨悱&rdo;的好词,其美感特质原来都是属于这种弱德之美。
1998年初,我为一位古农学家石声汉先生的词集《荔尾词存》写了一篇序言,对我所提出的&ldo;弱德之美&rdo;这一词的美感特质又有所发挥。
石声汉教授是一位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他平生的一切成就,都是在忧患困苦中完成的。他以深厚的古典学养还为我们留下了不平凡的词作,他的不平凡之处,在于生而就具有一种特别善于掌握词之美感的、属于词人的心性。当我读到石声汉先生以&ldo;忧谗畏讥&rdo;为题目来叙写他自己写词的经历和体会时,油然产生一种共鸣。我以为石声汉先生所提出的&ldo;忧&rdo;、&ldo;畏&rdo;之感,与我提出的&ldo;弱德之美&rdo;在本质上有着相通之处,都是在外界强大压力之下,不得不自我约束和收敛以委曲求全的一种品质。我实在没有料到,石声汉先生以一个非诗词专业的自然科学工作者,竟然能以他所禀赋的词人之心,如此敏锐地以他自己的直观体验,轻易地掌握了词的美感的最基本的特质。
&ldo;忧谗畏讥&rdo;这四个字出于宋代范仲淹的一篇名作《岳阳楼记》。范仲淹所叙写&ldo;忧谗畏讥&rdo;的心态,正是一位具有&ldo;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rdo;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才人志士的&ldo;忧&rdo;、&ldo;畏&rdo;。所以&ldo;忧谗畏讥&rdo;这四个字所蕴涵的,实在不仅是自我约束和收敛的弱者的感情心态,而是在约束和收敛之中还有着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与坚持的品德方面的操守。其形虽&ldo;弱&rdo;,但却内含着&ldo;德&rdo;的操守。这正是我之所以把词的美感特质称之为&ldo;弱德之美&rdo;的缘故。石声汉先生的人生经历以及他的词作,我在本书第八章有专题叙述,大家可以参看。
总之,我把词体的美感特质称之为&ldo;弱德之美&rdo;:&ldo;弱德&rdo;,是贤人君子处在强大压力下仍然能有所持守、有所完成的一种品德,这种品德自有它独特的美。&ldo;弱&rdo;是指个人在外界强大压力下的处境,而&ldo;德&rdo;是自己内心的持守。&ldo;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rdo;、&ldo;躬自厚而薄责于人&rdo;,这是中国儒家的传统。
2000年我又写了一篇题为《论词之美感特质之形成及反思与世变之关系》的文稿,分析了词之美感特质的形成及反思与世变所形成的互为因果的多重复杂之关系。
2003年摄于研究所办公室
西蜀南唐的大多数歌辞之词中所蕴涵的幽微要眇、悱恻凄凉的美感特质与事变的阴影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五代时也出现了少数诗化之词,如李煜、鹿虔扆。这些诗化之词直抒哀感,变歌辞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更是与破国亡家的巨大的世变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诗化之词的出现,北宋初期却并未被广大的词人所接受和继承,直到柳永与苏轼二位作者的出现,才使北宋词坛发生了变化。柳永的贡献是在形式方面的拓展,写出了大量的长调慢词;苏轼的贡献则是在内容方面的拓展,使得词突破了艳歌的局限,成了可以抒怀写志的新体诗篇。这两方面的突破,主要是由于柳永个人在音乐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才能与苏轼在创作方面所具有的过人禀赋,所以他们的成就可以说是个人的因素,与世变并无必然的关系。使得柳永、苏轼二家之开拓又重新获得了词之深微幽隐的美感特质的,是由于当时政坛上所发生的几次重大的世变。北宋之世所发生的新旧党争,不仅苏轼的几篇佳作,如其《水龙吟&iddot;咏杨花》及《八声甘州&iddot;寄参寥子》等,其天风海涛之曲中有幽咽怨断之音的一些作品,是因为其中蕴涵着党争世变之悲慨的缘故;就是由柳永一派所衍生出来的周邦彦的一些佳作,如其《兰陵王》(柳阴直)及《渡江云》(晴岚低楚甸)等作品,其低徊曲折令人寻味之处,也是因为其中隐含有党争世变之悲慨的缘故。
真正使得诗化之词与赋化之词的美感特质发挥到极致的,是宋代所经历的两次更大的世变。靖康之难‐‐北宋的灭亡,在诗化之词中成就了一个由北入南的英雄豪杰的词人辛弃疾,辛弃疾词的盘旋郁结之气把抒情写志的诗化之词深致的美感,推向了一个高峰。而德祐景炎之变‐‐南宋的灭亡,在赋化之词中成就了由宋入元身历亡国之痛的王沂孙等一批咏物的词人,这些咏物词的吞吐呜咽之中的微言暗喻,则把铺陈勾勒的赋化之词深致的美感,又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最寒冷的冬天 系围裙的萌汉 大唐:如此江山 快穿之娇宠 莺来燕去 在A、O之间被迫营业 重生后前夫有了读心术 末代太监秘闻:孙耀庭传 失明世子的朱砂痣 妄为 想结个婚可真难 [封神同人]穿成九尾狐,在封神世界发家致富 木槿花开 穿越之家有乖夫郎 渣攻再就业[快穿] 穿成反派的冷血师父 请君自重 南北朝时的三国时代——后三国风云 只要月亮还在 龙傲天今天不开心
轻松版文案探案中途。陆澄(迟疑)七娘李汝宁(点头沉思)嗯,确实是这样。陆澄(睁大眼睛)可我还没说是什么?李汝宁(敷衍)那你说。陆澄(坏笑)你说你是不是喜欢我呀?李汝宁(突然脸红)你刚才想说的明明不是这件事!史实版文案公元704年,大周长安四年,甲辰龙年。天后武氏建周的第十四个年头,与往年并没有什么不同。此时的武后已经八十一岁高龄,对于政事稍显力不从心,二张权倾朝野,几年前的武李皇嗣之争虽然以庐陵王李显为首的李氏胜利而告终,但武氏并未就此罢手,以武三思为首的诸武很快勾搭上了李显的正妻韦氏与嫡女李裹儿,看似祥和的长安城内,各方势力依旧在暗中博弈较劲。长安四年年初,刚丁忧回来的长安县司法县尉陆澄就遇到了一桩诡异的案子,她还不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本文探案为主,感情为辅,不喜误入,拜谢。立意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简介 全站唯一!杜玄来到这片天地已经三百余年了,依靠无上天赋修炼,就差一步便是一世之圣,天地无双。但就在这个时候他卡住了,境界不再听声。该死的系统居然这个时候来了? 直接大圆满不好吗还要啥系统? 而且这系统大爷喜好奇特啊,只收女弟子的系统,并且攻略她们才能让修为更进一步。 这能忍? 这就听话,老老实实收弟子。 大弟子师尊师尊,你是不是对我有非分之想啊?师尊不要害羞嘛 二弟子师尊,弟子都听你的 三弟子师尊大胆一点吗,不要羞涩,师尊来嘛嘿嘿嘿嘿 这狗屁...
...
流氓老师之后,夜独醉龙在边缘!龙宇凡,世界鼎鼎有名的龙影雇佣组织首领,为了过上平凡的生活不顾一切回到华夏国。然而,无意中与几个美女的同居生活,却带给他另一段异样的人生。感谢兄弟们给予的一切,新书依旧需要兄弟们的支持,鞠躬致谢!...
...
母亲告诉我,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直到有一天,我的电话响起,对方告诉我,他是我父亲helliphellip...